很久沒有看到有趣而不過分油滑或悲苦的第一人稱敘事小說了。大衛.高登相當滑順地將冷硬派偵探故事的模型套用到窮酸作家的身上,同時藉由扮演「經紀人」的富家女高中生,順理成章地配置了更常在古典推理中看到的「助手」。這個帶有喜劇效果的組合設定了本作的基調:是的,它有點瘋;是的,它有點驚悚。但別擔心,它就像跳跳糖。一切都會變好的。
分類: 書評筆記
你在這個世界並非不可或缺:hotel Juicy 打工少女的夏日奇遇記│坂木司
說起來,我覺得本書最好看的地方,在於坂木司相當精巧地透過大學女生的暑假描寫出沖繩給予日本人的那種既屬於日本,又與本島相異甚大的文化衝擊。
現代與傳統的衝撞:《女孩都到哪裡去了》│蕾娜.萊道拉寧
說起來,《女孩們都到哪裡去了》或許可以說是芬蘭的社會派推理吧。故事的重點不在於這些女孩們「到哪裡去了」,更在於「她們是怎麼去的」。而在「怎麼去的」之外,她們「如何到來」、在芬蘭如何生活,如何在宗教傳統與芬蘭的現代社會之間求存,更是閱讀本書的重點。
冰島獵巫之旅:死亡祭儀│伊莎‧西格朵蒂
很早就買了這本小說,但不知為什麼非得要拖到台灣能最接近冰島氣候的此刻才開始讀它。但無所謂,我很高興之前某個時刻 …
誰是恐怖份子?《恐怖份子》│荷瓦兒、法勒
1975年,荷瓦兒和法勒這對搭檔出版了「馬丁.貝克」系列的第十集,也是最終卷的《恐怖份子》。從系列首作的《羅絲 …
西行天竺,欲罷不能:《西遊八十一案》│陳漸
一開始打開《西遊八十一案:大唐泥犁獄》,純粹是義務感作祟,沒想到一讀之下,竟有些難以自拔。讀完第一冊後,很快地將後面三冊都買齊了。原因無它,作者陳漸將《西遊記》改得可稱驚心動魄。
無法被滿足的慾望:《陽台上的男子》│荷瓦兒、法勒
距離《羅絲安娜》一案發生的時間,已經過了三年。1967年6月的某個週六,在瓦納第斯公園發現了一具女童的遺體。揭 …
路評專案│聚散有時、蹺蹺板怪物、地震鳥、彼岸之嫁
關於【路平專案】:寫評的速度趕不上看書的速度,遂改以短評做一暫記。在友人的腦力激盪下,誕生了這麼個諧音系的名字 …
冷戰陰影下:《蒸發的男人》│荷瓦兒、法勒
1966年的夏天,馬丁.貝克從他的夏季休假中被拖出來,奉命前往匈牙利,尋找失蹤的記者阿爾夫・麥森。麥森在7月2 …
當她沉入河中:《羅絲安娜》│荷瓦兒、法勒
《羅絲安娜》是一本講述警探馬丁.貝克與他的團隊如何偵破哥塔運河無名女屍謀殺案的故事。這本出版於1965年的作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