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書隨筆

海洋˙海/亞歷山卓˙巴瑞科

2018770006007b.jpg

  電腦上的圖太亮了。然而就是因為這樣,我才回過頭去仔細的看封面。這回除了波浪,有更多的東西進入眼中。例如這是用畫的,還帶著明顯的筆觸,例如這很可能就是書裡的畫家那些畫海的作品之一。


  住在島國之上的我們,有誰沒有一些關於海的記憶嗎?我想那很難。雖然--我相信是由於教育的緣故--似乎有很多人潛意識的相信我們是住在四面難見海的大塊陸地而非四周環海的蕞爾小島之上。
  關於海,你記得什麼?我記得第一次嚐到海水的味道,苦澀到讓我覺得連血都比較可口;我記得有一次在海中看到紫紅色的閃電,太過驚訝,以致於不知不覺的被海浪帶的越來越遠;我記得澎湖的海與風;我記得新竹某個小鎮的沙灘上烙有大大小小的腳印,也記得有一天早上就翹了課,跳上往花蓮的車,然後在七星潭看了半個下午的海。風很冷,而且山坡上還有一頭牛。那是有點荒涼有點奇幻的場景;我記得泰國清□的令人害怕的海。很多魚在身邊游泳,誰知道不久過後,那裡就會成為死亡沼澤一般的景象?
  這麼多,然而感覺又這麼少。
  越去想,就越發的掘出更多關於海的記憶。
  飛機上的海。夜晚的海。地圖上的海。電影上的海。
  我最不喜歡夜晚的海。看起來好危險,又好孤單。「□夜之中,大海抹平一切。彷彿誰也沒有來過。彷彿我們不曾存在。」在□夜的水上讓人再清楚不過的意識到自身的渺小與有限。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挾飛仙以遨遊,抱明月而長終,知不可乎驟得,托遺響於悲風。
  然而迷失在海上是什麼情景?巴瑞科以朗誦般的語句激昂的寫了下來。「第一件是我的名字。第二件是那些人的眼神。第三件是一項念頭。第四件是迫近的夜。第五件是扯裂的人。第六件是難挨的餓。第七件是我的驚怖。第八件是屠殺後的幻覺。第九件是掛在靜索上風乾的肉。」一再的重複吟唱,聽到後來奇異的竟然在腦海裡為這殘忍的景象消了音再配上了樂,讓這幅場景看起來像是教父最後的大屠殺,像是皮聘之歌配上衝鋒陷陣的剛鐸人。一般的粗暴殘忍,一般的戰慄,一般的哀傷。
  在海邊,聚集了很多人。少女、神父、畫家、研究者、婦女。她們懷抱著各自的理由而來,也帶著各自的人生離去。一個個像是波浪,潮起又落。細碎的彼此交談、懷抱著的過往像是海上的泡沫。
  終究人生也是這樣的。每個人的過往都是各自的海上泡沫,然而也只會是泡沫。末了的場景讓人想到某書裡什麼都飛上天的場景。
  我啊,有點想到阿爾麥耶旅館去住個一陣子。可惜它已經飛上天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