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書隨筆

Fuck:幹……什麼/史蒂夫安□森(Steve Anderson)

Photo Sharing and Video Hosting at Photobucket

導演:史蒂夫安□森(Steve Anderson)
國別:美
年份:2006
片長:90min
規格:DigiBeta


  賣到沒位子的片,然而看完之後真是名副其實的滿腹幹意。
  簡介是這樣寫的:

學習語言,先從髒話開始。本片從文學、歷史、政治、娛樂、傳播角度縱切□剖、一「幹」堂奧,從莎翁到聖經,手勢到體位,小布希到班史提勒,艾拉妮絲莫莉賽特謳歌到珍娜傑克森胸波蕩漾事件,訪談五十多位學者、名導、藝人、鄉民,寓教於樂,集合理性、感性與……性。全片噴發八百多次髒字,保證全無消音,教您不再幹在心裡口難開。

  基本上是沒有錯,僅僅漏了一個重點:這是美國片子,而且似乎只打算拍給美國人看。
  劇情內容像是一般電影花絮幕後訪談也就罷了,但論述的內容之淺薄令人相當失望。「幹」的原意帶有濃厚的性意味,而性意味在父權體制下也帶有同樣強烈的權力結構問題,《Fuck》幾乎什麼都探討了:字的起源、字的演變、字的意義、字的發音,然而對字所表示的權力彰顯與隨之而來的性別論述卻幾乎毫無碰觸--而這在我看來,是最基本需要探討的議題。為什麼人們喜歡罵幹,難道不是因為在某些時刻這顯示了支配者的地位?顯示了權力?--僅僅讓艾拉尼斯莫利賽特等人「表態」支持開口罵幹,便試圖想要呼隴過去的這種作法,真是忍不住想讓人對他罵聲幹。
  或許有人覺得單單一個幹字並沒有性別的問題在裡面,但想想,有幹你娘、幹你陬嬤、有沒有幹你老公、幹你爹這種詞?英語中也是這樣的,只有幹女生,沒有幹男生。而導演所謂的「七大髒」中,更多的是這樣的例子。
  其次在於片中許多論述點針對的都是美國社會,整個是以美國為中心。僅僅是這樣我還不會不高興,不爽的是影片本身的大美國觀點,自動的將美國=世界。片中有個人很得意的說他有次在青康藏高原對著動他行李的人大喊”Fuck”,結果對方就縮手,而這個經驗給他的想法是「”Fuck”果然是世界共通的語言,不管他懂不懂英語,這是世界共通的」。
 我操!共通的是「激烈的表達方式」與「強烈的入聲字」,並不是”fuck”這個字好嗎?
  總之,如果對美國社會本身沒有一定程度的認識,很難融入他們的討論之中(咦?有討論嗎?)基本上大致分為兩個陣營:保守/基督教系列與言論自由/不那麼重視宗教系列。主要牽扯到的兩個論點便是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所保障的言論自由權界線是到哪裡為主,而各主要團體(宗教團體、美國父母協會等等「有力團體」)對此的看法又是如何。
  然而這樣的影片從一開始便是不公平的,無論他們是否意識到這點。《Fuck》中有太多剪接與穿插影片的片段,而這些其實強烈地暗示了導演觀點--導演顯然是站在言論自由的一方,如此一來,片中那些保守派人士所欲表達的觀點是否會遭受到某種程度的扭曲?
  過度泛政治化也是本片的一大敗筆。由於一心想將自由派人士塑造成爭取言論自由權的鬥士,遂使得一切不可避免的聚焦到政治上。然而導演是否想過,除了自由派與保守派之外,世界上還有其他種人?導演試圖透過各式各樣的影片、歌曲、海報佐證「幹」這個字「在不同情境下會有不同的用法,簡直是萬用字」,但卻忘了一般人不滿的往往是那些「嚴重帶有歧視與謾罵的用法」。反對全部都禁,並不代表全部解禁是對的,而字義、語境這種曖昧難明的評價方式,難道不正是造成此字爭議不斷的原因嗎?《幹》這部片雖然意識到了這個問題,但卻並未進一步的深入挖掘,甚至於提出具有建設性的評斷方式。那麼,不禁使人想要反問,解禁就代表一切都好嗎?
  最後,我不怎麼喜歡片中的性別比、種族比乃至於職業比。如同前文所說,探討這樣一個到今日仍帶有性意味的單詞,卻沒找一個性別學者進行討論,這真是匪夷所思的一件事。
  有趣的事情,只有看到一半時有個女聲瘋狂的笑著。
  過了一陣子,許多印象都已經消失了。謹將剩餘的記下。
  最後。幹!爛死了,害我白花了一百多塊。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