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筆記

閱讀筆記:冥核│葉淳之

葉淳之的《冥核》是一本沒有受到應有重視的華文推理。

葉淳之的《冥核》是一本沒有受到應有重視的華文推理。對我來說,原因很明顯,因為出版社一開始似乎對它該隸屬於哪個陣營頗為困惑。他們找來了豪華的推薦陣營:小野、方儉、平路、童子賢、黃國華、劉克襄、劉黎兒、郝廣才、童子賢、賴偉傑。但他們都太過睿智了,於是所有人都直接看到它的內裡,也就是「核」的部分,而忽略了它能吸引到讀者的表層,也就是「冥」的這個部分。

直接看書封,我則會以為這是科幻小說(別問我為什麼,但如果你真的要問的話,我猜是藍色和抽象,那看起來實在太像我腦子裡的太古濃湯了)。

《冥核》的故事主線是天才美少女江若芙為了找到害她失去家人的車禍肇事者,進入清潔公司,到北和大學當清潔工。江若芙工作時認識了大學生白人傑,某日,白人傑卻失蹤了。江若芙找到了白人傑的筆記本,上面寫著「十殿閻羅」,江若芙認為這和白人傑的失蹤有關,於是找上了白母。白母向姊夫萬喜良求救,萬喜良找來了自由調查記者沈海人,要兩人攜手追查白人傑的下落,並告訴兩人,這可能和他多年前購買卻失蹤的「鈾」有關。

如前所述,《冥核》實際上可以分為「冥」和「核」的兩部分。「冥」是白人傑失蹤之謎,「核」則是二十年前的鈾失竊案。而將「冥」與「核」串在一起的關鍵,則在於萬喜良透漏白人傑失蹤前正在追查鈾失竊案一事。

然而對我來說,「冥」與「核」還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冥」的部分,是以推理為重的部分,而「核」的部分,便是核能議題了。綜觀全書,葉淳之在描寫「核」時可說是相當優秀。不慍不火的描述,卻能讓人在讀完後產生沸騰的情緒。台灣不是沒有揭弊或批判社會現象的文學作品,但以小說而言,在我閱讀的範圍內,大多會覺得作者的憤怒已經超過小說需要的程度。於是如此一來,小說便多少淪為作者理念的說教,而使得讀者己身即便理念相近,但卻難有共鳴。《冥核》在這個部份上的描寫,確實讓我覺得火候正好。

相對來說,「冥」的這個部分,也就是推理故事這一塊的書寫,卻是大大的不及格。一開始以十殿閻羅作為比擬殺人的設置,讓人驚艷,同時也相當好奇之後的發展,然而隨著故事進行下去,其間的邏輯漏洞開始慢慢顯現,而應該是要讓讀者大吃一驚的真相部,則從根本上可以說是推翻了故事本身。我覺得相當可惜。特別是本書作者筆力十足,謎團的鋪陳也華麗而富含巧思,其實有十足的能力可以交出一篇漂亮的推理故事。

在不爆雷的前提下,最大的問題應該在於「十殿閻羅比擬殺人」與「核種」之間的關聯性上。所謂的比擬殺人,不僅是找個傳說、歌謠、事件來附會,那只是表象。比擬殺人的要點,是「為什麼要弄成比擬殺人?」由於比擬殺人往往需要相當的裝飾、額外的加工,在殺人以外還要付出很大的精力去作弄機關,因而若作者無法給予一個恰當的理由,那麼要讀者去相信兇手除了殺人這個苦工之外還喜歡弄些超麻煩的美術創作,實在有些不切實際。

但在《冥核》中,「閻羅十殿連續殺人事件」與「吳道子地獄圖」之間連表象的附會關係都沒有--受害者並沒有被加工成僅能聯想到吳道子地獄圖的特定形式。於是很多問題便隨之而生:為什麼一定是吳道子的地獄圖?吳道子地獄圖與核種之間的關係為何?後者更是至關緊要的問題,因為這是「連續殺人事件」與「核種竊盜事件」得以併案的最大理由。然而,這樣的交會,基本上只存在於男女偵探彼此對談間的反思(這些反思還不全是關於核能的,而是關於台灣沒有停止過的環境汙染),毫無客觀連結,因而,兩者間的關聯,基本上可以說是只存在於偵探間的聯想,而這樣的聯想,恰巧與兇手的妄想重合了。在此層次上,構築出一個破案的幻象。對於一般的讀者來說,偵探解讀兇手正確,案子結束。但對於推理小說的讀者來講,這樣的破案,不過是一個巧合。由此衍生的偵查過程,也就是巧合的後果而已,很難稱之為推理。

從這樣的觀點來看,「閻羅十殿的比擬殺人」其實已經淪為譁眾取寵的道具……不,若是以推理小說的觀點來看,或許該說「核種」淪為譁眾取寵的道具了吧。其實讓人有點難過呢。主題變成了麥高芬。

以下的討論,牽涉到《冥核》的真兇身分,換言之,也就是爆雷預備軍,請有心理準備的讀者再繼續看下去囉!


※Like Coin的下面有分頁符號,不怕爆雷的讀者請按第二頁繼續閱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