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書隨筆

青春微憂物語:再見!妖精/米澤穗信

  讀米澤穗信前一本在臺灣出版的作品《尋狗事務所》時,其實沒想到這麼快就會見到《再見!妖精》的出版。
  《再見!妖精》原名《さよなら妖精》,是米澤的第三部作品,也是被視為其代表作的一本作品,而米澤的路線是以日常之謎與青春小說為主--但無論事前的瞭解有多少,在拿到《再見!妖精》時我都忍不住吃了一驚。薄薄的份量,感覺起來的確很「妖精」,但作為一本代表作,份量似乎顯得過份輕薄了。
  然而開始閱讀時,逐漸的,世界好像慢慢的從我身邊稀釋、稀釋後暈開、暈開後擴染。守屋這個主角的樣子開始從一片迷霧中立體起來,而逐漸的顯得熟悉。那份距離、疏離、隔膜都顯得異常熟悉。

「我的意思是,我很難想像你會對什麼事情很熱中或是一頭栽進去的樣子。射箭也是,你並不是決心要全力以赴才練的吧。」

  這樣一個似乎事事無所謂的高中生,卻在一次偶然的機運下,與朋友太刀洗一同認識了來自南斯拉夫的少女瑪亞。兩個月之內,短暫的五人組就這樣組合起來。他們一同出遊的日子其實屈指可數,但那樣的「可數」卻反而讓人更無法忘懷。
  故事是從一場雨開始的。守屋與太刀洗回家的途中,邂逅了妖精般出現在屋簷下的瑪亞。瑪亞自稱是從南斯拉夫來的、共產黨高級幹部之女,要來日本「考察」,但因為要投靠的父親的朋友已經去世了,所以不知道該如何是好。守屋於是想起了同班同學白河,家中開的是旅館,或許有空房間可以讓瑪亞寄居。白河也答應了,條件是瑪亞必須幫忙工作。
  故事就這樣緩慢的發生了。一切看來都像是偶然,但回過頭去又是那麼必然。瑪亞,身為南斯拉夫人,對於日本的文化必然有諸多無法理解之處。而從這樣一個「不可靠的證人」口中所敘述出來的情境,則偶爾也讓正牌的日本人感到混亂,日常之謎,就從這裡萌發出第一個芽。
  日常之謎的第二枝芽則來自於日本人的「不平常舉動」。這樣的舉動是一般日本人也可以理解,但是會理解為「不平常的舉動」。然而對於瑪亞來說,她可能就會解釋成「是日本人平常舉動」的動作,為了不讓她產生誤解,守屋等人只好努力的解開「為甚麼會有這種不平常的舉動」並且說明給瑪亞聽。這樣的安排都相當的合情合理,因而讀起來有些時候甚至不會理解到「謎」正在發生與正在解開。
  然而,如果只是這樣,那麼《再見!妖精》只不過是一本普通的日常之謎小說,又何以能成為米澤的代表作呢?秘密,就隱藏在瑪亞的身上。
  或許你已經知道了,地球上現在並沒有一個叫做南斯拉夫(聯邦)的國家,有的是已經分崩離析的馬其頓共和國、斯洛維尼亞、克羅地亞、波斯尼亞、塞爾維亞、科索沃和蒙地內哥羅等六個國家。然而米澤所選擇的背景,卻是南斯拉夫依然存在的時點。而主角瑪亞則是一名為了建設「我們的南斯拉夫」而執著的少女,因而絕口不提她是從哪個地區出身。而後南斯拉夫內戰爆發,瑪亞回國的時間也到了--此時,她的國籍之謎逐漸的像是烏雲一樣籠罩在朋友們的心頭。
  這樣的發展是極其自然的。出身地不明,意味著守屋等人無法確認當地的安危,而當地的安危顯然關乎瑪亞的安全與否。再加上,瑪亞曾說要寄的信,也一直沒有收到。於是,守屋與白河便決定從他們所有的蛛絲馬跡--也就是守屋的日記--去發掘瑪亞到底是六國中的哪一國人?
  米澤安排之細膩,可以從這樣環環相扣的連結中窺見。這樣的安排不僅合情合理,更一舉囊括了日常之謎所有的形式:不可信賴的角色的誤解、他人的奇異行為,以及日常生活中的確可能會發生的推理事情。而配合世界歷史,以青春成長小說的形式來描繪少年少女們的相遇,也紮實的使人回想起那些「使我們改變」的瞬間,以及成長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憧憬對象。雖然在南斯拉夫歷史的部份不乏資料堆疊的嫌疑,但以這種篇幅來說算是還可以忍受的範圍。
  角色的安排也是相當有趣的一環。不同於許多主角們像是合體金剛的小說,《再見!妖精》中的角色塑造,可以看出輕小說的元素(疏離懶散的主角、睿智聰明的狐狸型配角、好心腸的大姐型配角、穩重而值得信賴的男性配角),但卻又簡要的刻畫出一種打從主角心底發出的疏離感,沖散了團體感的同時也將漫畫般的配置淡化。小說基本上是守屋的日記,而從守屋的記述中來看,這群人的確是朋友,但某方面來說卻又不算是知心的朋友,只是機運之下集合在一起、機運之下分開,而這個機運、這個位於中心的樞紐即是瑪亞。小說中亦微妙的描寫了守屋與太刀洗之間若有似無的曖昧。太刀洗與守屋這兩個角色,即為本作中的「偵探與助手」。但有趣的是,米澤並不讓偵探將答案宣之於口。他將太刀洗塑造為寡言而特立的角色,遇到謎題在心底有數,但卻並不願意直接解答,而是讓「助手」去思考。而助手守屋也相當的盡責,在仔細思考後也總是能夠得到答案,再由偵探來「確認」。如此一來,則米澤不用特意去書寫驗證的過程,讀者也能獲得一種「啊,這就是真正解答」的確認感。
  這樣的「確認」在瑪亞國籍之謎被解開時達到高峰。守屋解謎時太刀洗並不在場,某種層面上來說,這也宣示了「助手」之成為「偵探」的過程(講到這個就忍不住想到苦情代表石岡君啊!)。然而那樣的確認或許畢竟是太沈重了--歷史當頭砸下,個體四處流散,為塵。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