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書隨筆

帶走月亮的女孩/朗達˙婕拉爾

  我在這本書裡夾了好多紙條,那些紙條有的是臺灣的發票,有的是日本的收據,讀完之後我看著這一本夾滿紙條的書,腦袋裡揮之不去的是妮達莉以平靜口吻述說的,她看著周圍的旅客,想著只是為了旅行而旅行是件多棒的事;因為好玩有趣而主動離開一個國家到另一個國家是件多美好的事。那時候伊拉克入侵科威特,妮達利的多國籍多血統混合家庭終於決定逃到母親的原生國度,埃及。


  在那之前妮達莉已經經歷過旅行。但那些旅行都帶著濃厚的目的。她去了埃及,因為阿姨要結婚。她去了巴勒斯坦,因為爺爺過世了。妮達莉的家族族譜攀著戰爭這一條不祥的絲線綿延在歐亞交會的地方:她的外曾祖母從希臘來到埃及,她的外祖母嫁給埃及人;她的曾祖母從土耳其來到巴基斯坦,她的父親娶了埃及人,在美國生下了妮達莉。他們的家族經歷了一戰、二戰、埃及內戰、以色列與巴勒斯坦的戰爭,最後是伊拉克入侵科威特。這是一個充滿煙硝味的祖譜,但弔詭的是,若沒有這些戰爭,這樣一個祖譜也無從成立。
  小說裡這樣的弔詭近乎無所不在。妮達莉的父親是個西化的巴基斯坦知識份子,他支持女兒受教育,反對她遮住頭髮,但是他家暴,他打老婆、女兒、兒子--字裡行間給我的感覺,他不認為那是一種暴力,他認為那是一種適當的管教,或者懲罰。而妮達莉討厭那個伊斯蘭教基本教義派的表哥,他認為天氣預報是一種邪術,而神力女超人是個淫蕩暴露的賤女人。然而,看到他的跪拜與虔誠的喝水,她又受到某種吸引。生活裡那些細微的感受、微小的事件所撞擊出的矛盾被近乎完美的重現,而主線的中東女孩成長記,則必然添加了幾許異國風味。除此之外,藉由「女孩成長」的這一條主線,政治、性別與歧視這些議題完美的融入小說之中,像是伏流。那幾乎是巧妙的引導著讀者去思考這三個大哉問。
  我得特別承認小說裡描寫的性體驗很有趣,或許是因為先前對坐浴盆近乎一無所知的緣故。
  《帶走月亮的女孩》讀來非常真實,雖然對照作者的經歷就會發現這是一部自傳性濃厚的小說,但我覺得之所以讀起來會那麼真實,與第十四章和第十六章某一部份改用第二人稱敘事的手法脫不了關係。使用第一人稱寫作,讀起來的感覺就像是有人講故事給你聽;使用第三人稱寫作,讀起來的感覺像是你看著那些角色行動。然而第二人稱呢?第二人稱的寫作突兀的擁有一種私密性,那是給自己讀的作品,或者至少是希望讀者真正體會到行動的作品。那些經驗、想像或者思緒非得與自身有一段抽離才能被寫出來的文字,讀起來像是在讀心。而婕拉爾先前使用第一人稱是那麼得心應手、風趣並且流暢,更加倍的凸顯出轉換人稱的突兀。於是那兩章在我心裡留下了暴烈的刻痕,讓這本小說比真實更真,而我幾乎覺得自己在閱讀一部真的半生記。
  本書的原名是《家的地圖》(”A Map of Home“),清楚的表達出其重點所在:遷徙與流離。妮達莉生於美國、長於科威特、逃亡到埃及,輾轉又回到了美國。美國的海關跟她說歡迎回國,即使她在此之前從未擁有住在美國的記憶。她的故鄉在哪裡?我覺得或許連她自己都無法說清楚。然而,與一般想像的哀傷感嘆的形象不同,妮達莉表達了「此身安處是吾鄉」的自在。「遺民」轉化為「移民」,再轉化為「怡民」。在這過程中,妮達莉並非毫無挫折、一路順遂:她在埃及受到老師與同學的嘲笑,在美國承受老師的偏見與同學的無知,然而她帶著柔韌的堅持排開了這些阻礙。那是令人佩服的態度,雖則仍免不了去想像妮達莉原先擁有了多少的資源,才得以獲得這些,但依舊令人佩服。
  最後,《帶走月亮的女孩》對我來說仍有一點小小的遺憾。即是譯者/編輯雖然很貼心的替讀者將一些不熟悉的名詞放上註解,但第15個註釋卻稍嫌不完整了些,且極易影響閱讀時的判斷。這是我覺得比較可惜的地方。


2009 Arab American Book Award


在〈帶走月亮的女孩/朗達˙婕拉爾〉中有 2 則留言

  1. SECRET: 0
    PASS: 74be16979710d4c4e7c6647856088456
    我好喜歡這篇心得!(帶走引用暑驕`)
    不過,路那渚T說的「第15個註釋」是指暑]一個暑x?
    書中三部,每一部的註釋都是從第一個重新開始編號的說~

  2. SECRET: 0
    PASS: 74be16979710d4c4e7c6647856088456
    謝謝小云~~
    我現在沒有書,所以沒辦法翻,不過印象裡是在一家人以為得到電視大獎的那一章

發佈回覆給「小云」的留言 取消回覆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