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難說是什麼促使我翻開了這本書。或許是由於書衣上那一段作者描繪這個故事的圖像,也或者是這個非常有氛圍的書名。內田康夫,生於1934年,1980年寫出的《死者的木靈》是他的出道作。其作品大半被歸類為「旅情推理」,顧名思義,小說中的偵探基本上是一邊(介紹)觀光一邊辦案。內田康夫有一個系列偵探,偵探的名字叫做淺見光彥,他有一個刑事局長哥哥,所以本身雖然是個沒什麼權也沒什麼錢的自由作家,還是可以憑著裙帶關係發揮一下名偵探的腦袋,順便使喚一下警察。而這樣的寫作,也因為兼顧了(打擊)犯罪的刺激與觀光介紹的悠閒,而廣受大眾、改編漫畫與電視劇的歡迎。
《消失在虛無道中》也屬於淺見光彥系列探案。這次他探訪的地方是青梅大道。如同許多災星般的名偵探,人走到哪裡人就死到哪裡一樣,淺見光是在路上開個車也能夠碰上警察發現屍體。秉持著名偵探發現不尋常案件的嗅覺,與媒體人愛看熱鬧(?)的本性,淺見毫不遲疑的擠到圍觀群眾之中,更意有所指的在刑警的耳朵旁邊喃喃自語(這是bl嗎?是bl嗎?)「是棄屍嗎?」於是非常理所當然的被列為「該注意的人物」,也順理成章的達成第一階段任務:混入關係人之中。
所謂無巧不成書,又所謂好奇心殺死一隻貓(可惜在本案中,死的是別人家,不過這也算是名探系列的慣例就是)。淺見光彥在調查他自己所需要的地方民俗資料的同時,也總是碰上穿著不常見的「虛無僧」服而死的那位死者的影蹤。淺見開始調查死者羽田的生平,逐步的挖掘出所有人都稱道的羽田,他的過去到底有著什麼樣的秘密。而這樣一步一腳印的偵查,想當然爾,又帶領了讀者走訪了許多山野名勝。
我其實並不討厭內田康夫這樣的寫法。偶爾甚至覺得挺好看的。內田康夫的《幸福的手紙》就是我很喜歡的作品。印象中,無論景點或故事都相當引人入勝。然而,當我閱讀《消失於虛無道中》的時候,該怎麼說呢,感覺旅遊是旅遊、謀殺是謀殺。於是在心情的轉換上有種無法順利變更的感受--特別是當沈重的真相逐一浮出、歷史的巨幕赫然升起的那個時候。老實說,心情變得非常鬱悶,與先前津津有味的旅遊(咦)感覺大不相同。這或許是一件蠻奇怪的事,因為說到底,本書裡面提到的每一樣東西:黃金傳說、尺八、董事等等,都指引著一項線索、是解開死亡之謎的一把鑰匙,聯繫上並沒有什麼大的問題。然而在實際閱讀的時候,就是感覺氣氛啊、節奏啊這一類自由心證的感受無法好好的傳遞過來,又或者,套句霄哥的話,是謎的密度不足?(我覺得這個說法頗為貼切,不過簡直就像是骨質酥鬆症一樣的形容詞啊)也因此,對於這本書,我實在有一種不知道該如何評價是好的感受--可以看看連續劇再決定嗎?
On this day..
- 相逢何必曾相識:尋狗事務所/米澤穗信 - 2008
- 破案之神:FBI特級重犯追緝實錄/約翰˙道格拉斯;馬克˙歐爾薛克 - 2006
SECRET: 0
PASS: 74be16979710d4c4e7c6647856088456
對不起,忍不住覺得骨質「酥」鬆症聽起來很好吃,然後就在電腦前面笑了XD
SECRET: 0
PASS: 74be16979710d4c4e7c6647856088456
XDDD
這樣一說真的好像很好吃的樣子,脆脆的鬆鬆的。
說到這個,
[太字]我好想吃魚和牛肉。[/太字]
(完全無關的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