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劇評

逆向認識:沙灘上的安妮(LES PLAGES DAGNES)│安妮.華達(Agnes Varda)

《沙灘上的安妮》是新浪潮的重要導演Agnes Varda的自傳片。老實說他的片子我都沒看過(囧)。有一回差點去看艾格妮撿風景,不過…….就是差一點,結果也是沒去看。但看完《沙》後,我對她的片子有了很大興趣,有機會的話應該會補完吧。

我對這部片的感想,覺得前後有些差異。剛開始時這部片給我頗濃的做作感。但這個感覺在安妮開始講話之後逐步地消逝了。這個變化頗為有趣。

片子好像講滿了安妮的人生,卻也好像什麼都沒說。被稱為新浪潮之母的她,光是生命的片段便可以塞爆兩小時的底片了吧。實際上也這麼呢(我想應該更長更長都可以)。然而透過那些經歷(出生、逃難、離家出走、第一部片、未婚生子、遭男友拋棄、遇見傑克德米,跟他分手、跟他復合、兩人成為重要導演、德米去世)可以閃現出的並非安妮之所以成為安妮的一切。那些毋寧說只是片段,被削下來的一些什麼。她介紹了朋友們,以及影響了她的概念。但我總覺得還有些什麼更深層的她藏著沒說。(也或許是我看不出來,也或許是她表現的手法太過舉重若輕)

雖然她在片頭時說,童年對她的意義不大,然而隨後的片段中,卻隨手可得童年/青少年時期的經驗對她造成的影響。這是刻意營造出的討論空間,還是自我認知與實際層面上的落差?我不得而知。也或許,她想說的是「經驗」這件事情本身對她的影響,遠較「是什麼時期發生的」要來得大也說不定。如此一想,片子開始時沙灘上的鏡子並非毫無意義。鏡中之鏡(同時是一本我沒看完過的小說名)乃是不斷的反射出事物,無論虛實,只有見與不見。而擺放的位置與觀看的位置同等重要,經過的風景也是。

安妮說,記憶是不確定的,是帶著斑點的。然而這部片卻大致上採用了線性的結構,穩固了作為傳記而存在的歷史/記憶。不過或許熟知她的人能看出其中的曖昧所在?由此,我聯想到我之於這部片的觀看位置。在這之前,我一無所知。《沙灘上的安妮》是她一生的某種片面總結,卻只是我認識她的起點。

整片觸動我最深的,是她在提到她與傑克中途分手的地方,用的是片子,並且毫無解釋的帶過。安妮這部片有許多穿插鏡頭,但多半不會那樣無聲無息。於是我想,那段必然傷她至深,如同先前那些綑起來的信。經過這些年(甚至是之後復合的那些年),依舊是傷口。

另一個想像的所在地是照片。照片與時間在這部電影中也不斷的反覆出現。原本,作為傳記,這部電影就是對時間的見證、追溯與重構。而安妮對於照片(某個特定時刻所見到的特定真實)之執迷,對於老年這個概念的探討,讓她在這部講述自我時光的電影中也同樣的去探討他人的時光。她拿出過去的影像。當年片中的小男孩,如今都已經是耄耋老人。那樣的並列直是怵目驚心。當下覺得,若能收集到夠多人的一系列大頭照,放在一個展場空間,搭配安妮式的佈置,想必相當有趣。

最後是關於年紀。聽說她此時已經八十歲了,但我左看又看都不覺得有那麼老。直到她的小孩出現(中年人)小孩的小孩出現(且已經是成人的年紀),才彷彿是個無法撼動的事實。能一直從事自己熱愛的事情、打從心底的享受著,或許就是源源不絕的活力來源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