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佛兒推理小說獎(一)》於 1989年11月出版。收錄首屆林佛兒推理小說獎首獎與佳作作品,共八篇。篇目如下。
〈死刑今夜執行〉,思婷
〈密室疑雲〉,陳查禮
〈晨跑.旅行殺人事件〉,江川治
〈再一次的死亡〉,葉桑
〈最後的旅程〉,徐凌
〈公寓裸屍〉,楊金旺
〈線索之謎〉,李寧
〈電影放映室之死〉,陳明宏
下文中之空白處為防雷使用,如果不怕爆雷可以反白觀看。
〈死刑今夜執行〉│思婷
故事描述在監獄工作的老人李由,負責看守死刑犯。這次即將被處決的死刑犯有三人,是文化大革命的「反動者」。孰料,在死刑的前一晚,死刑犯之一竟被勒殺。同囚的其他兩人證言說是女鬼索命,然而負責逮人的神探楚局長卻對此嗤之以鼻。儘管他不信鬼神,但他依舊必須解開謎團--為什麼要殺了隔天就得赴死的死囚?
我很難忘記第一次讀到本篇的震撼。對政治制度的荒謬側寫不僅純熟,更毫無意識形態先行而造就的生硬感。純熟的對話技巧與小說結構,則令人輕易便能投入到小說世界中。其中一些設計也相當巧妙。如楚局長在看到處決草坪時想到「做草木也要講運氣」。一語,實令人感觸良深,巧妙地扣住了人命與草芥之間的相似性。
除了巧妙的隱喻外,不慍不火的描寫也是我非常喜歡本篇的原因。思婷選擇從「貧農出身,大字不識一個」,年年是「模範共產黨員」的李由入手,藉他的眼睛看那些他雖然同情,但卻不動搖輕放的青年;藉他的眼睛看有能力卻濫權的楚局長,再藉他的經歷慢慢揭開「模範共產黨員」也存在的辛酸過往。這使得本篇最後「到湖畔公園去了」的描寫儘管雲淡風輕,卻強而有力。
推理的部分,從「李由」的命名開始,便展開了一連串對死前留言的設計。儘管可能因為本篇我讀了許多次,因而於我而言伏筆相當明顯,但仍不失為巧妙的障眼法。但本篇最令人讚嘆的部分仍是一開始設立的謎團之謎底相當合理。合理之餘,又能與小說情節相合,達到案件解開後的戲劇性轉折。作為一向愛好「真相」的讀者,甚至有「如果不揭開這個真相」便好的想法,確實難得。
〈密室疑雲〉 │ 陳查禮
在以〈密室疑雲〉拿到林佛兒推理小說獎第二名以前,陳查禮便已在《推理雜誌》上發表過〈謎殺〉、〈無懈可擊〉、〈一石二鳥〉、〈圍巾謀殺〉、〈象牙山傳奇〉等作品。奇怪的是好像在得獎後便再也沒有發表過小說。
陳查禮的名字,應該是源自於美國作家艾爾.德爾.畢格斯(Earl Derr Biggers,1884-1933)筆下的華裔探長陳查理(Charlie Chan)。
本篇故事,係講述三星化工廠的董事長楊瑞霖帶著會計課長曹俊清一同到住家「靜湖山莊」拿取化工廠造成農地的鎘汙染一案的賠償資料時,卻發現自己的情人鄭莉芳與另一下屬吳政雄一被刺殺、一被毒殺地死在臥房裡。更不巧的是,臥房是密室。警方按情況研判,認為鄭莉芳對吳政雄下毒,而吳政雄則砍殺鄭莉芳。然而,喜歡讀推理小說的曹俊清,卻覺得事態有異,因而求教精神科醫生陳保中,終於揭開了密室之謎。本篇在推理上最大的亮點,除卻密室外,大約便是陳保中的安樂椅神探。
以今日的眼光來看,〈密室疑雲〉中的密室無疑地只是小兒科,手法不夠精巧。而中間曹俊清前往求教陳保中的橋段,亦如評審講評中指出的過於斷裂。警方在此並非被描寫為能力不足,而是單純影薄的寫法,多少也可看出青澀之處。有意思的是,安樂椅神探陳保中的影子也沒有多深厚。他的戲份到「菸匣戲法」結束後就沒有了,真正的破案情節係由推理迷曹俊清轉述。這個安排蠻有意思的,但也造就了陳保中一段的斷裂感。
儘管如此,我仍相當喜歡〈密室疑雲〉試圖結合社會議題(化工廠汙染、產出鎘米)的企圖。只可惜這個議題與小說的結合不夠深刻,導致小說內出現了偵查與議題的斷裂,使得議題本身單純地成為動機的一環。儘管這個動機本身自有翻轉(並非單純的化工廠汙染,而是企圖以化工廠汙染為理由變更地目,進行土地炒作),但與偵查的結合度實在太低。這是我覺得相當可惜的地方。
〈晨跑.旅行殺人事件〉 │ 江川治
本屆獲得佳作後,江川治在《推雜》上另有〈俱樂部謀殺事件〉與〈高速公路上的不在場證明〉兩作。
本作以數學系退休教授白仁德為主角,描繪他與兩件錯身而過的命案之關聯。其中一件發生在他晨跑時,當時他路上遇到戴口罩和手套的晨跑者,隨後新聞報導山徑上發現一名男屍。兩者之間當然有關連,然而警方卻無論如何找不到兇手。白仁德因電視報導,知道了死者黃宗益的遺孀周艷雪是導遊,正在日本帶團的消息。隨後,白仁德在女兒的安排下,加入了蘇花與中橫之旅。無巧不巧,導遊正是周艷雪。沒想到這旅行團也是衰事連連,其高潮則是團員之一的陳先生遇害。
本作的推理原素,不消說便是交換殺人。但此一安排實在略顯刻意。不要說伏筆,這根本是從標題就能讓人猜到所使用的詭計。因而儘管文筆流暢,卻也不難明白只能拿到佳作的原因。於今日來看的另一有趣之處,或許是小說裡對當下的描寫,如今讀來卻展現了時代感的這一點吧:中橫在1999年的九二一地震後封路21年,最近才終於解封。這二十年間,自然也未曾有「蘇花與中橫」的行程了。
〈再一次的死亡〉 │ 葉桑
在本輯中,葉桑的名字應是今人最熟悉的。始終筆耕不墜的葉桑,如今更以《浮雲千山》一書跨入奇幻創作的領域,其創作力著實令人欽佩。他旺盛的創作力,從《推雜》時代其實便可見端倪--至少發表了三十餘篇的創作,此處便不一一列舉。
本篇應是葉桑剛開始寫作時的作品。小說主角是藥學系畢業的業務銷售員汪俊義,或許也是葉桑本人或同學的經歷,因此讀來覺得特別有趣。像是其筆下名偵探葉威廉的青春少年版本。
故事描述汪俊義某日回家後,在室友兼同事的姚甯安桌上看到一卷錄音帶。以為是音樂錄音帶的汪俊義找了錄音機播放,卻不料聽到驚人的慘叫聲。當他心神不寧地將錄音帶歸位後,姚甯安竟與董事長同歸住處。董事長聲言該錄音帶錄了公司機密,在姚甯安保證他沒有偷聽後,許諾他會給「承諾」。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一頭霧水的汪俊義質問姚甯安,才發現原來今天工廠發生不得了的大事:負責藥品開發的胡博士今天被殺死了。錄音帶中的慘叫,顯然與此相關。但,有嫌疑的眾人當時卻都有鐵錚錚的不在場證明……。
光以詭計來說,本作老實說確實頗有青澀之感。從錄音帶一出現,有經驗的推理小說讀者大約便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更不用提這個好像自己也爆了雷的標題)。至於動機之一的「製毒」,坦白說也是頗為令人不可置信。大抵而言是同意書後評審紀錄中的看法,但卻也覺得拿內田康夫這種成名已久的作家來相比也是有點太嚴厲了。本獎項畢竟帶有新人獎的性質,生澀難免。坦白說,儘管詭計簡單、動機之一有點匪夷所思,但我卻奇異地覺得本作讀起來頗有一種清新感。〈再一次的死亡〉讀起來仍是有趣的。
〈最後的旅程〉 │ 徐凌
在以〈最後的旅程〉獲得佳作前,徐凌已於《推雜》上刊登過〈富商之死〉一篇。其後,又以〈共犯〉獲第三屆林佛兒獎佳作。
故事講述本名汪雲燕的「理髮廳小姐」汀娜一日被發現遭勒死於自家公寓床上。其準負心漢男友許建隆涉有重嫌。原來,紅牌汀娜一心想嫁給許建隆,為此甚至將自己買的房子登記在許建隆名下。然而在銀行上班的許建隆,卻與襄理的女兒熱戀中。一旦汪雲燕死去,那麼他便可以接收這套房子與平步青雲的將來。然而,擺在面前的,卻是許建隆雷打不動的不在場證明--他有九張高速公路的繳費收據。
本篇特殊的地方在於全篇由對話構成。到了結尾我都無法肯定發話人的身分,只能說其中之一能與官方接觸,或者本身是官方代表。也由於是對話構成,因此一開始看時有點讓人困惑。但很快地便能進入案情,算是一大優點。這個形式相當有意思。
本作我最喜歡的,當然是以高速公路繳費收據(收費站時代!)為詭計構思的部分。但這多少也是帶著「啊現在都沒有了耶」的懷舊濾鏡。說到這個,覺得本篇可以和呂仁的〈ETC殺人事件〉來個合輯,完全是高速公路四十年小史(?)。話說回來,我覺得本作最大的敗筆是轉移第一現場 的這個結論核心。我不覺得到此時警方還無法分辨這件事。
〈公寓裸屍〉 │ 楊金旺
楊金旺也是《推雜》作家群中我蠻有印象的作家,除本作外另有〈月眉傳奇〉、〈月色丰華〉、〈港村情怨〉和〈鍵謎〉等作。
故事描述名為曉萍的女子,在街角的公共電話和男友明秋講到一半突然消失,明秋便打電話給警局的朋友警員小林求救。小林與明秋到現場偵查,找到一些線索,指向神秘的黑衣房客。然而儘管如此,仍無法阻止曉萍的屍體在隔天早上被發現的命運。殺害曉萍的兇手,真的是黑衣房客嗎?
本作本格推理的氛圍濃厚,給了很多物理的線索,也擅長從細微地詞彙作出合理的推斷。儘管如此,布局實在是有點讓人無言。本作的情節概分如下:「曉萍講電話時被盯上」、「警局的小林接到明秋求救電話」、「小林與明秋找到可疑公寓,進入偵查」、「公寓住客林媚與丈夫美好的早晨被陽台裸屍搞砸」、「警方介入偵辦」、「小林搭檔老王破案」。前後其實都還好,但當我看到林媚的段落時真有種「警方也太悠閒了吧搞屁啊怎麼還沒全棟大搜查?!小林你對得起自己兄弟明秋嗎?」的感覺。半夜發現人失蹤了,確定是被擄走,而且還找到犯罪現場,怎麼還過了六個小時等屍體都出現了警察才出動?!另外是,橡皮綁帶的伏筆實在太過明顯。
這是本篇儘管推理紮實,但我實在無法接受的主因。
〈線索之謎〉 │ 李寧
李寧在《推雜》上的作品似乎只有本篇。
偵探偉揚與敘事者「我」是高中同學,兩人非常要好。畢業後一人進警官學校,另一人讀音樂系。在一個晚上,偉揚到了敘事者家裡,告訴了他一個奇異的故事--一名富有的死者被殺死了,警方追查可疑的兇手,然而每個嫌疑人在澄清自己嫌疑的同時,又告訴警方下一個可能的疑兇,就這樣,疑兇們一個接著一個現身,又一個接著一個洗清嫌疑,最後竟銜尾蛇般地相接,形成了疑兇很多,但沒有真兇的狀況。
故事非常有意思,由於是敘述中發生的事情,但又並非安樂椅神探類型,因此多少帶著點一千零一夜的氣味。我也很喜歡結尾。儘管我不知道從事該職業的工作者會不會皺著眉頭說我們才不這樣想。但無論如何,非常有趣。
說起來本篇很有意思,除了文筆不錯、故事的結構頗為有趣之外,這也是少數華文推理裡會讓我感到兩名主角間有著福爾摩斯與華生那種濃烈基情的作品。以下,我就簡單地摘一下偉揚與「我」的相處情形。
他離我大約有五十公尺遠,在淒美陰暗的雨夜裡,這算是很長一段的距離了。因此他看起來只是一團黑影,這團黑影就那樣筆直地聳立在那株銀合歡下,猶如地表上一個靜默的突起物。……我從來不是個毛躁的人,然而那團黑影卻那樣令我心神不寧。在五月的梅雨季節裡,在澄清湖畔悠然愜意的氣氛下,這團黑影把一切美好的事物全破壞了。他那佇立的姿態只是個外殼,另外有一個精靈早已由他體內竄出,並且飛到這個書房來,恣意地鑽入我體內,在我神經系統裡橫衝直撞。或許他正得意地訕笑著呢,他只需兀立在那兒,就足以令我這個坐在房裡喝茶的人陷入狂亂的惶恐中,真是一件了不得的怪事。
(中略)
「世界在文明的哺育下,是真正地開放了。」他自顧自地說著,帶著一股沉鬱的神情,彷彿內心有著無限的哀默與不安。「文明撩起了一切,……當我開始運用一些蛛絲馬跡進入一個兇手的思想領域,我是真正地陷入了……我的腦袋聚集太多這一類事物,它使我像站在多風的崖上感受到危險,所以我來了,我需要你的琴音、你的氣度以及這裡的瀟湘夜雨,這才是最好的調和劑。」
我看到了什麼?兩位是博雅與晴明嗎!總之這篇我整個不斷地在內心萌了又萌。為了這點我真是強力推薦。難得可以在徵文獎類的短篇小說裡看到這麼萌的主角群。
〈電影放映室之死〉 │ 陳明宏
本篇似乎是陳明宏在《推雜》上的唯一作品。
故事講述電影放映師劉秀吉在電影放映室中被殺。同事王清涉有重嫌。然而王清同樣有牢不可破的不在場證明--他那天請假、參加岳父壽宴,還有伴手禮的收據,絕對來不及殺劉秀吉。
本篇是正統的破解不在場證明類的作品,大抵來說算是中規中矩,但讀起來就少了點趣味。奇怪的是我覺得作者是有筆力的人,不知為何有點草草帶過之感。如今讀來最有意思的,還是在當時時空背景下才會出現的此一設定。
On this day..
- 知識筆記:關於愛德華.霍普的夜遊者(Nighthawks) - 2019
- 裸陽/艾西莫夫 - 2009
- 酒鬼實習 - 2007
相關文章:
- 後末日的推理時代:三校聯合推理社刊
這是暨南大學、中正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三校推理相關社團所出版的聯合社刊。在發行時間上只比台灣大學與政治大學兩校社 … ... - 如果你的祖父,是歷史上的罪人:希姆萊兄弟│卡特琳.希姆萊(Katrin Himmler)
有一陣子,我非常害怕接觸納粹相關題材的作品。無論是虛構的《野獸花園》,或是實事改編的《辛德勒的名單》。就連《美 … ... - 讀思婷(上)
我是按照時間順序讀思婷的作品。因而,〈神探〉也是我讀到的第一篇。同時也是讓我驚艷的一篇。 它大大地超乎 … ... - 現代與傳統的衝撞:《女孩都到哪裡去了》│蕾娜.萊道拉寧
說起來,《女孩們都到哪裡去了》或許可以說是芬蘭的社會派推理吧。故事的重點不在於這些女孩們「到哪裡去了」,更在於「她們是怎麼去的」。而在「怎麼去的」之外,她們「如何到來」、在芬蘭如何生活,如何在宗教傳統與芬蘭的現代社會之間求存,更是閱讀本書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