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亡三部曲,分別是「北京滅亡」、「諸神滅亡」、「明日滅亡」三本。其中首本「北京滅亡」曾獲得皇冠文學獎,也是由於這個獎,才讓張草這個名字大放異彩。
在創作滅亡三部曲之前,張草也曾寫過幾個系列,如「雲空行」。不過這個系列的書因為時代有點遠,所以現在一般書店上應該都找不太到。(最近皇冠出了新版)其內容偏向中國玄幻類小說,也很精采。
「北京滅亡」的世界架構在未來,地球文明歷經了大崩解之後的年代。主要的世界限制在幾個大城市組成的「地球聯邦」,由各大城市的「主席」組成議會,第一主席則是議會中擁有最高地位之人。但就算是第一主席,仍需要聽命於「母神」--瑪利亞,一台電腦主機,其網絡遍及世界各地。
這聽起來是相當熟悉的世界架構。大毀滅、歷史大斷層、老大哥制度、配種優生混血等等的美麗新世界混合種。人類一樣不許自然繁殖,身為「自然人」在地球聯邦中是種很羞恥的事,但在區外的自然人保育區卻稀鬆平常….在在都有著美麗新世界的影子。以這個視角來看,「北京滅亡」組成的世界觀可說是相當「老舊」的。它有趣的部分,是由於歷史斷層與研究院的謊言,使得「母神」對人類前期文明崩潰產生了嚴重的誤解。故事從這裡精采了起來。
產生誤解的母神,以為中國的明朝天啟六年的北京神秘爆炸事件是導致人類文明全面崩潰的契機。主角(有90% 混合比例為蒙古人種的不應出現胚胎)為了「虛擬的國族」而嚮往起身去「拯救」中國古文明;母神為了要「改寫」歷史,讓地球聯邦早點發生,於是造就了天啟六年的北京神秘爆炸事件--王恭廠災變。
劇情至此,可預見的探討點分別散佈在「因果」、「歷史」、「國族」等等基點之上。首先是因果,這可說是貫穿三部曲的重要思想。何者為因何者為果?是先有了王恭廠災變、才有了歷史、因而有了後人(主角)去探索歷史。但弔詭在於主角又回過頭去完成歷史。一因一果之間,何者為因,何者為果,這正是三部曲想要去探討的中心所在。然而這裡存在著所有互為因果小說的通病,就是在基礎立論上必須遵守決定論。這點在三部曲「明日滅亡」的卷首故事更清楚的顯露了出來。然而在遵守決定論的同時卻也不能否定自由意志的存在,否則主角可就一點戲也沒得唱了。如何讓這兩者同時並存卻又不讓讀者感到突兀,這就要看作者編織故事的功力了。
再者可探討者為歷史。「歷史」在「北京滅亡」中佔了很大一部份。首先,由於史料的不完全,導致地球聯邦的史學家們對於填補「大空白」的歷史部份無能為力,才會出現像這種以為明末就能直接跳到聯邦的史觀。仔細的想來,從政府組織、行業演變,一直到科技的更迭,再怎麼說,也不可能有這種跳躍式的連接。書不在手上,無法確定作者所敘是否為「明末立即接到聯邦」,亦或者是「明亡後經過一段時間再有聯邦出現」,兩者差異不可為不大。另一個漏洞在於,作者後來揭露「母神」的真實形象,乃是由倖免的人類所創之超級電腦,人類為她輸入了大量的資料,那又怎麼會不存在從明末一直到工業革命等等的史料呢?
歷史可供探討者還有另一點。亦即「歷史」之重要性與編造之容易性。書中「歷史研究院」所編篡的教科書粗略可分為兩種等級,其一為公民版,其一為研究員版。公民版歷史將整個人類史籠蓋在一個編造的天衣無縫的大謊言之中,說人類自有史以來便成立了地球聯邦,然而歷代反聯邦者不絕於縷,如拿破崙、希特勒等等。研究員版則有限度的提供歷史真相,道出人類曾經過部落社會、帝國時期等等。而要求研究員守密,若有洩漏則需被「清除」掉。以小說鑒今,讀來分外覺得諷刺。
昨天看了台灣探險隊,提到了原住民的萬山石刻與神話故事,這正是被我們所讀的歷史刻意屏除的部份。編造之易莫過於此,但待塵土之逕埋,或擅補之以空白。錯誤的歷史解讀導致錯誤的判斷,擅加猜測與干涉的結果,只不過讓明朝末年荼毒百姓的慘事又添一樁。主角回到古中國時斷髮為僧,開始尋求佛理以冀求獲得平靜。
以國族來論之。則是「母神」認為單一種族的基因會帶來「個別國族認同感」,因而以人工方式完成世界大同的理想,各種族基因在單一胚胎裡不得超過百分之五十之類。名字則暫時由編號取代,等成年之後再自行挑選喜歡的名字,不存在有家姓,如此一來可確保個人不會隸屬於某宗族次團體。
以故事進行的角度來看,這個做法是蠻有道理的。因為後來主角之所以想挽救王恭廠災變是因為他身上有著明顯的古中國人特徵(除了眼睛是藍眼),接著對中國歷史、文化有著濃厚的研究興趣,進而想要去體驗、去挽救這個瀕臨崩潰的帝國。從某方面來說,這也是本書決定論思想的又一體現--「若為純種,則必將擁有虛擬的國族認同」。說「虛擬的」原因在於在當時就算會有國族認同也應該是認同「地球聯邦」而非已經滅亡的中國。這種國族認同的情感幾乎是出自於自我的想像與催眠,或是傾心於其文化、容貌等因素。而問題來了:是否純種就永遠走不出國族的陰霾?或者是否非純種就不可能對特定文化產生國族認同?在已然能將國家與民族分開看待的今日,《北京滅亡》或許更接近當時對國族想像的保存也說不定吧。
On this day..
- 觀影筆記:飛越杜鵑窩│Miloš Forman - 2019
- 隨筆:政府不是我媽,是我媽的僕人 - 2019
- 香氛筆記┃Jo Malone (1) - 2019
- 污血之玷/阿諾德˙英德里達松(Arnaldur Indridason) - 2009
- 繼父│宮部美幸 - 2005
- 令人失望的《兩千三百種死法》│臉譜出版社 - 2005
- 閱讀短評:棕櫚酒鬼,以及他在死人鎮的死酒保│阿摩斯.圖圖歐拉(Amos Tutuola) - 2005
- 愛情盛宴 - 2005
- 嗤笑伊右衛門(未讀勿入)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