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筆記

閱讀筆記:福爾摩斯與第五心│丹.西蒙斯

比起案件,歷史人物與小說人物的虛構交織、歷史背景的設置,以及角色們的對話大概才是本書的亮點。

這是本超級長,卻也非常精采的福爾摩斯同人小說。儘管如此,比起案件本身,我覺得本作的亮點更在於歷史人物與小說人物的虛構交織、歷史背景的設置,以及角色們的對話。這本書,該說是西蒙斯寫給福爾摩斯的情書。

《福爾摩斯與第五心》的主要事件有以下幾個:
1. 第五心案,即克勞芙亞當斯自殺疑案。這個案件又可細分為幾個疑點:第一,克勞芙是自殺的嗎?第二,如果不是,誰是兇手?第三,誰在他死後每年寄卡片說他是被殺的?
2. 博覽會刺殺案。福爾摩斯的宿敵要暗殺美國總統。他會成功嗎?宿敵的真身是?背後的藏鏡人又是誰?
3. 後設案件。即福爾摩斯推理出自己是虛構角色,他真的是嗎?(或者該說,作者會讓他發現嗎?)

在這三個案件中,得說我對第一個事件最感興趣。畢竟,它切切實實是一個謎團。然而,它卻也是最雷聲大雨點小的一個。我看完之後只知道「寫卡片的人是誰」,但好像還是不太清楚「兇手是誰」。第二個事件則基本上就是一個冒險故事。雖然福爾摩斯系列故事裡面確實很多是冒險故事而不是推理故事,但人家柯南道爾就是很厲害到可以讓人盲目眼睛冒心心。相較之下,《第五心》裡面的博覽會冒險故事是非常現代的、非常動作片的格式,我讀起來,雖然從中感到模仿柯南道爾故弄玄虛的意圖,但因為西蒙斯的華生擔當選得實在太有個性了,氛圍怎樣都起不來的。再加上這個冒險的最終結局大家都知道了--克里夫蘭總統就是好好的病死啦,因此對我來說危機感也不太夠。因此,這部分的看點比較是落在歷史氛圍的部分。

第三個部分是作者相當有企圖心的一個部分,這個構想確實也蠻有趣的,但借用小說裡西蒙斯借馬克吐溫之口,說他自己對哈克心軟了,因而使得《頑童歷險記》「僅僅是青少年讀物」的評語來說,西蒙斯也對福爾摩斯心軟了,於是《第五心》注定不會成為《六個尋找作者的劇中人》。

話說回來,這大約也是不得不吧。那是可是一個會吞噬掉整個故事的主題。而從另一個層次來看,也可以說這是替虛構人物找到的存在主義式道路。問題僅僅在於,到底為什麼要在《第五心》裡找,因為這和整個故事沒有什麼接合點。「福爾摩斯可能是一個虛構人物」,從而導致角色自身的信心危機這件事,整個拿掉或許也無所謂。而如果這是要強調之後亨利.詹姆斯體驗到的活在當下的「通俗危機的快感」……嗯其實還是無所謂(喂)。裡面因此三不五時出現的「作者自身」,老實說讓我覺得有點煩。

故事裡面最精采的解謎,大概是福爾摩斯解開鰥夫亞當斯的秘密的這個段落。最讓我受不了的果然還是艾琳艾德勒的部分。不過西蒙斯算是很厲害了,雖然我真心討厭他對他們關係的鋪排(還有因此追加了自創角色)但看起來卻不會太過濫情,因此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

但我真心想請大家高抬貴手放過艾琳了。老天爺啊.他不過就打敗了福爾摩斯那麼一次而已。男人都這麼記仇嗎!對於莫里亞蒂的解釋不算新鮮,但弄得挺合情合理。只是諮詢偵探未免不那麼諮詢也不那麼偵探了。

我最喜歡的部分,是亨利.詹姆斯和亞當斯與福爾摩斯之間的相處,特別是嗆福爾摩斯沒有推理的這個部分。從這些情節看來,丹.西蒙斯有著某種強烈的黑色幽默,幸好他自己又帶了粉絲濾鏡,結果是諷刺和玩笑的比例調的剛剛好,讓人對情節開懷的同時又心有戚戚地露出同謀的笑。這部作品於我而言,是科幻大師獻給虛構神探的一封情書,光就此點而言便值回票價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