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本很有意思的短篇小說集,共有〈過早的預言家〉、〈醉盜〉、〈雪女〉、〈蒙娜麗莎的微笑〉、〈不靈驗的占卜〉、〈花醉〉、〈上天堂的機率〉、〈浪漫的街道〉與〈祭拜[木尾]〉等九篇小說。在書後,附有作者對每一篇小說的創作備忘錄,例如〈天堂〉的發想是自「帕斯卡原理」、〈雪女〉則是日本的傳說、〈花醉〉構想來自於作者曾聽說的說法等等。看過小說,再來看這些理由,會覺得阿刀田的想法很有趣。不能說完全不落俗套--畢竟這已經是十幾年前的作品了。但是如今讀來,還是蠻有意思的。
這些作品的共同特色,或許就是在於它們都擁有意外性的結尾吧。因此,雖然說不算推理小說,但一但說破了結局,似乎也就沒那麼好看了。
其中,〈過早的預言家〉頗有小說家夫子自道的味道。但因為背景設在古巴比倫(這對我來說,還真是從未有的故事背景啊。震撼度大概和讀到以蚩尤為主角的現代小說不相上下吧。)因而更覺新鮮。
〈醉盜〉是一篇懸疑(奇想?)的作品。頗有種「桃花源」的風格。概念和張系國的一篇科幻小說非常類似。
〈雪女〉這個故事有書中書的味道。而關於這個雪女的鄉野傳奇,似乎是日本作家乃至於漫畫家寫作/編劇時相當鍾愛的題材。目前印象所及,已經看到四五本左右關於這名雪女的相關故事。有翻案的、有藉機殺人的、有譬喻的。而既然提到雪,阿刀田自然不會放過川端康成《雪國》裡的名言。之前讀《雪國》時,很難想像為什麼首句「穿越過長長的國境隧道後,就是雪國了」會成為名句。阿刀田在故事裡,藉著旅行的主角之口,讓我明白了那幅就算是看慣雪的人也會為之大吃ㄧ驚的場景。阿刀田並沒有作大肆的描寫,僅就淡淡的幾筆,就讓我突然懂得那種感覺。
在雪國與雪女的包圍之下,阿刀田會鋪陳出什麼樣的故事呢?
〈蒙娜麗莎的微笑〉有一點歷史推理的味道。故事是在描述一個半路出家的美術愛好者憑藉著複製畫而想解開「蒙娜麗莎是誰之謎」。這本來會是個普通平庸的故事,但阿刀田採用的敘事觀點與最後的翻轉則讓整個故事新鮮了起來。
〈不靈驗的占卜〉中,對於一般如何論斷占卜師的標準有了新的見解,雖然說某種形式上,不過是文字遊戲,但深究起來,似乎又與一個人的世界觀是如何成立的息息相關。
〈花醉〉的奇想與氣氛營造的非常好。只差了那種中世紀魔術怪物的出現還有涼子女王氣勢高昂的宣戰….(啊,我田中化了)。配上最近看的,李昂的《花間迷情》,總是令我忍不住作更多的聯想。
〈上天堂的機率〉從篇名,就讓人想起「帕斯卡原理」與隨之而來的荒謬處境。這個理論頗具說服力,可惜和許多論證一樣也都只能停留在「頗具說服力」,因為現實總是會出現無法忽視的例外。倒是,讓我想到最近對於「輪迴」、「天堂」、「地獄」的觀點。小時候覺得這個制度還真不錯,賞善罰惡,種因得果。但如今,首先不信任對錯有唯一標準,其次覺得「不教而殺謂之虐」。法律也是要執行後被人看到,才有所說服力。天堂和地獄、輪迴業報缺乏普遍的證明(證據力和飛碟存在與否是差不多的),因而他人不接受也是無可厚非。再三,則在於「輪迴」的根本依據是因果,但若不知道自己錯在哪,要如何去改呢?總覺得一個全新的人生,不該被無謂的前世所覆蓋。就算是要覆蓋,那也必須告知過去的因果吧。
可是你問我信不信呢?我很想說我是個不可知偏無神論者,不過碰到要考試了,還是會非常虔誠的去拜拜就是。
〈浪漫的街道〉算是幾篇裡面感覺起來比較弱的作品。故事敘述一個日本青年到法、□去玩,路上碰到的奇遇。
〈祭拜[木尾]〉有點翻案的味道,又回到一開始〈過早的預言家〉中的感覺,有點像是小說家在為自己辯護。但同時也探討到一個創作上也許蠻重要的議題,也就是套入自己/他人的生命片段是可以被容忍的嗎?當事人的感覺又會是什麼呢?剛才看完克莉絲蒂《池邊的幻影》,裡面的雕塑家甲也被其男友乙指責,不應利用其妻丙,雕刻出(雖然只有男友乙認的出來)丙的姿態。乙生氣的說,那是可恥的行為。然而甲卻覺得她並沒有傷害到誰。
較諸小說,那座雕刻的殺傷力似乎不大,尚且會有如此反應。那麼,被藤十郎利用的她,心中到底想的是什麼呢?
看完這本短篇集後,還蠻喜歡阿刀田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