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書隨筆

問題,一直都在:RPG/宮部美幸

Photo Sharing and Video Hosting at Photobucket
  身為一個懶人,唯一的好處大概就是常常在某些時候忘了預設立場。而《RPG》,我以為就是碰巧得這麼讀著的。不要記得它的作者是宮部美幸,最好也忘了宮部在台灣是以推理小說家出名,那麼,讀起《RPG》,或許就不會那麼驚愕於「輕薄短小」、「少許推理」以及最終的,那麼冷靜的面對殘酷的現實。


  作為一個讀者,宮部美幸給我的感覺一直是不乏溫暖的。或許她寫的東西會讓人遺憾許久,但總像是在隧道中行車,遠遠的會傳來那麼一點光亮。然而,在讀《RPG》的時候,那樣的光亮卻從自然的天光轉換成了一盞燈式的:依然照耀,依然溫暖,但卻將一切保持在最低的限度,彷彿怕你因而看不清楚□暗的深度。
  這是一個「虛擬」與「現實」角力的故事,是一個男人被殺的故事。兇手未知,僅有一些些微小的線索:藍色的稀有進口毛線、一點白粉,以及死者錯綜複雜的交往關係,包含了某種令人難以想像的虛擬家庭。這一切最終將我們引向了偵訊室,那小小的、四方型的純白空間,像是隧道的某種負片般的呈現:□與白、穿越與停滯、朝向未來,與回溯過往。
  死者的女兒在另一個方形的空間裡觀看這一切。她提出新的證詞,警方找嫌疑者坐在偵訊室中讓她指認。嫌疑者是與死者共組虛擬家庭的三人:「媽媽」、「弟弟」與「姊姊」。斗室之中,上演著互相指責、叫囂與勸慰的戲碼,斗室之外,正牌的女兒等待指認,而正牌的母親則默默的整理著遺物,整理著與丈夫--不僅在外通姦,還尤有甚之、堂而皇之的組織另一個家庭--的回憶。
  然而,儘管《RPG》這個故事是以雙重家庭作為焦點,吊詭的卻是無論如何終結,最核心的問題始終不存在於是一個或兩個家庭、是虛擬又或實際,「虛擬/現實的雙重家庭」,僅僅像是一條隧道,通過他們,我們得以一奔問題之所在--棲息於人心的陰暗。
  更令人遺憾的是,這樣的陰暗並無法以任何的形式消弭,正如同到達一個所在並不僅僅只有一個道路一般,這樣的衝突簡直充滿了某種命定的形式。只可惜,宮部雖然採取了類似舞台劇的呈現方式,卻未曾一同採納最後下來指揮交通,將一切變為喜劇的機械神。
  然而無論有無機械神的存在,問題總是一直都在。
  對我來說,《RPG》裡宮部的殘酷也正在此。她並不虛假的欺騙你或許換個組合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好結果,也幾乎完全抹煞了任何改變之可能。不,衝突必然發生,只是形式,形式會不會激烈到毀滅肉體,又或(更?一樣?)激烈的毀滅精神罷了。
  問題總是一直都在。


在〈問題,一直都在:RPG/宮部美幸〉中有 1 則留言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