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拿到書以前,我以為這是一本在講便利商店客人有多奧的作品。
我錯了,但同時間好像也沒有錯得太離譜。村田沙耶香講的不是便利商店客人有多奧,她講的是人有多奧。
《便利店人間》講的是便利商店店員古倉惠子的故事。她從小便與眾不同。缺乏「常人共通的感性」,使她特別實事求是--鳥死了,可以吃掉嗎?要阻止兩個打架的人,就把他們都打暈。這樣的邏輯讓她身邊的人大感困擾,以至於造成了惠子的困擾。終於,她決定暫時放下自己的邏輯,看看別人怎麼做,照做就是了。
學生時期,這樣的工作非常簡單。左右不就是成績別太爛,交到幾個朋友,稍微參加一下社團,打打工,晚上準時回家。在大學以前甚至不用煩惱制服的問題。然而大學畢業之後,可供遵循的道標瞬間消失了。惠子該怎麼辦?
別擔心,實事求是的惠子早就幫自己準備了一個棲身之所:她打工的便利商店。然而也由於這個棲身之所過於舒適,使她完全忘記了自己「看看別人怎麼做」的模仿遊戲。她不再模仿普通人的社會經驗(找到一份正式的工作,結婚生子,含飴弄孫),而是專注於維持寫做便利商店,念做棲身之所的正常運作。
這讓她的人生,在過了30歲之後迎來了另一個危機。惠子再怎麼遲鈍,也開始發現周遭的人逐漸無法相信她「身體不好所以不能找正職」和「老家父母病重所以不能找正職」的藉口。而在目睹了多次「異物」遭到排除的景況之後,惠子出現了「絕對不能被當成異物」的想法。為此,她向被開除的同事白羽提議,「和我登記結婚吧」。而看到了社會的限制卻無法也無能擺脫,反而備受箝制而弄得他周遭的人若非痛苦不已就是厭煩的要死的白羽,在擾攘一番之後還是住進了惠子家,成了寫做伴侶念做寵物的生物。
養了寵物之後,惠子發現原來當她以偽裝面對這個世界時,這個世界同時也在以偽裝面對她。原來環繞在她身邊的,從朋友到妹妹,從來都知道她就算還不到被排除的標準,但至少是「怪怪的」。原來她一直覺得是好工作夥伴的店長,現在變成了一點也都不專業的「雄性」。原來一直覺得是好店員的同事,則成了比起顧店更愛講八卦的生物。惠子看到了在「店員」和「店長」底下的「人」,然後決定她真的一點都不喜歡他們。她想念專業的夥伴,不是「真實的人」也無所謂。
這大概是全書裡我最喜歡的一個段落了吧。
「融入世界」的下一步,是找到專職工作,然後養軟爛的白羽,踏入一段可被標籤化的人生。為此,惠子必須要辭去便利商店的工作。或許連惠子自己也沒有料到,她在失去工作之後,竟變成比軟爛的白羽更軟爛的生物。
惠子不喜歡這樣的自己。她想念那個乾淨、有活力,時時刻刻想著便利商店的自己。她在去應徵正職的路上,踏進了便利商店,瞬間像是魔法少女拿回了武器,她回到了自己的場域。惠子生平罕見地出現了欲望:她要留在便利商店裡繼續工作。即使這份工作不被認可為正職,辛勞被資本主義剝削,家人與朋友無法理解她的選擇,還可能在做不動的時候就像是用完的免洗筷一樣被丟掉,她還是要留在便利商店裡繼續工作。這或許是惠子第一次為自己爭取些什麼。很奧的人類,就讓他們自己奧去吧。
從這個角度來看,《便利商店人間》是部很感人的成長小說。只是成長的方向大概不是會買成長小說給小朋友看的家長會想要的就是了--築夢踏實,但如果這個夢不僅不能飛黃騰達,還恐怕會讓小孩變成下流老人,簡直就是所有家長的終極噩夢。
因此,惠子親友的關懷與擔心基本上也不都是錯的。她們確實是為她好。結婚生子姑且不論(覺得這是很日本式的問題),但退休金是個擺在眼前死死板板繞不過去的問題。務實的惠子不可能沒有理解到此點,她接下來的生活或許會因此做些微調吧(比如投資股票什麼的)。因此,我和惠子一樣,很喜歡點破此點的白羽弟媳這個角色。
《便利商店人間》這本書於我而言,最大的亮點是在於討論「控制」或者說「規範」的這個層面。社會的規範令人心生厭倦,然而便利商店的規範卻是惠子賴以維繫生存的重要範式。生活在這世界上的每個主體,遲早都必須面對這兩者之間的拉鋸戰--有些時候我會感到很遺憾,我們畢竟已經不是活在19到20世紀之交那一段黑是黑白是白的日子了。社會控制的技巧已經越來越精細,我們辨析的能力亦然。然而另一方面,做為主體的我們在反抗控制的同時,是否在某個層次上其實樂於接受這樣的控制?乃至於作為一個「自由人」時竟感到惶惑而無所依歸?如果是的話,那麼要如何,呃,「控制」這樣的界線呢?
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把屬於自己的尺。我們用這把尺來丈量自己的人生,也用別人的尺來衡量自己的。在尺與尺交會的期間,我們會修正一些,也會無視另一些。我們會好奇別人如何丈量自己,也很擅長去丈量他人。幸運的話,我們將永遠無法知道別人對自己的尺的真實想法是什麼。而如果你再幸運一點,就根本不會懂上面這段話到底想說什麼(我拒絕承認那可能是個表達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