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筆記

現代與傳統的衝撞:《女孩都到哪裡去了》│蕾娜.萊道拉寧

台灣相對少見的芬蘭推理。

故事從高級督察瑪麗亞.卡里歐回到警界任職開始。曾到阿富汗參加當地警察學校落成,卻在中途遭到恐怖攻擊的瑪麗亞,在回歸警界後,被派任到新成立的「特案組」。這個組織專責特殊案件,比如「帶有種族歧視動機的、威脅要在校園內大規模殺人的」。成員共三名,一位督察和兩名高級探員。要是沒有這類案子,那麼高級探員們去協助重案組,而督察則負責研究過往特殊案件並提出報告。

亟欲回歸職場的瑪麗亞答應了。她的第一個小組便是幾樁接二連三的穆斯林少女失蹤案:阿紫楂.阿布迪.哈桑,阿富汗穆斯林,與叔父去斯德哥爾摩探望親戚後失蹤;薩拉.阿米爾,波斯尼亞穆斯林。薩拉的父母說她回波斯尼亞了,但卻提不出證據;阿雅.阿里.尤蘇夫,蘇丹穆斯林,她的父母沒有報案,是朋友因沒見到人而擔心。這三個女孩,她們去了哪裡?開始查案後不久,雪地裡發現了一具女性穆斯林遺體,這又是怎麼回事?

說起來,《女孩們都到哪裡去了》或許可以說是芬蘭的社會派推理吧。故事的重點不在於這些女孩們「到哪裡去了」,更在於「她們是怎麼去的」。而在「怎麼去的」之外,她們「如何到來」、在芬蘭如何生活,如何在宗教傳統與芬蘭的現代社會之間求存,更是閱讀本書的重點。透過這些女孩們,萊道拉寧相當細緻地勾勒出芬蘭社會中穆斯林女性的樣貌、她們所面臨的困難處境:外在社會的種族與宗教歧視,以及家庭與宗族內部絕不放鬆的宗教傳統;以及反向地,芬蘭社會自身的有色眼光。那些種族歧視的想法與宗教本身對信眾的強力約束,看起來一樣令人恐懼。

讀《女孩們都到哪裡去了》,會發現芬蘭社會與穆斯林家庭的衝突其來有自。首先是過度的難民補貼政策,令小資階級以降的民眾多多少少陷入不平衡的情緒;其次是傳統社會與現代社會的觀念碰撞,即法律可以/應該多深入家庭?作為一個台灣人,前者儘管可以理解,但由於我們長久以來被排除在國際社會之外,因此大概也就停留在一個理解的層次上吧。相對而言,我覺得後者讀起來份外有感--沒有多久以前,「家暴」仍被視為家庭內部的管教問題,是家長的權力。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公權力對家庭內部的關係縮手,其實是被認可的,除非事情鬧得「太誇張」。小說中的穆斯林家庭與芬蘭社會的衝突,其根源正是在此。此外,由於穆斯林文化對待女性的想法與當代社會相差太遠,更加劇了雙方衝突的可能。

由於重點在文化衝突上,因而相對而言,案件的查辦顯得較為鬆散。加上失蹤案缺乏具體的物證或事證(有個案子甚至連是不是失蹤都無法確定),因此情節也較缺乏起伏跌宕。儘管如此,慢慢地讀來,本書仍是頗有意思的。我唯一有意見的,就是裡面還是有些中國用語,讀起來比較不習慣吧。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