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時間寫《安妮華達最後一堂課》(以下簡稱《最後一堂課》)的觀後了,但重溫預告,我只覺得好想再進到電影院裡狠狠地看它三次。也許那時能將滿滿的感動與影格轉動之間閃爍的領悟給擷取下來化為文字,好好做個筆記。
《最後一堂課》就是這麼豐富的一部作品。相較於她先前自己拍攝的另一部自傳紀錄片《沙灘上的安妮》 ,於我而言,《最後一堂課》要親切的太多(又或者是我在這些年裡確然成長了那麼一點點呢?)。在《最後一堂課》裡的安妮,是將人生看得透徹又豁達的長者,片子雖然是以她的經歷為經緯,但重點卻並不在此。重點在於創作與人生的交互影響。
安妮華達將自己的人生作為教材,告訴我們擁有「法國新浪潮教母」之稱的她,是如何以一介未經科班訓練的攝影師身分,成為享譽國際的電影與裝置藝術大師。
安妮華達說,她認為有三個詞最重要:「靈感」、「創作」、「分享」。「靈感」是「為什麼要拍這部片?」她說,創作很困難,因此她是否去拍攝一部電影,取決於「動機、想法、環境和機緣」四項元素。「創作」則是拍攝的手法。怎麼拍?架構是什麼?採取哪些技術(4K嗎?黑白嗎?彩色嗎?)最後則是「分享」--華達說,「拍電影不是給你自己一個人看的,是為了給大家看的」。我特別喜歡最後這句話,因為實在看了太多自我耽溺的作品。「談論己身」和「耽溺於己身」還是有條很細緻的界線在的,《最後一堂課》對我來說,便是談論而不耽溺的一個例證。
《最後一堂課》係以安妮華達在各地的演講作為影片的串聯中心,輔以大量的影像資料,華達在提綱契領地講完她的三個理念後,接著便是透過自己的作品,告訴我們她如何實踐。於是透過高超的剪接,倏忽驚鴻瞥見《五點到七點的克萊歐》、《短角情事》等知名作品(是說看完之後好想要一個安妮華達專題喔……),看她一路走來如何思考「 靈感」、「創作」與「分享」,以及在這過程中對她協助甚大的親友們。
在這個部分,除了很愛華達的理念分享外,我也很喜歡她的剪接風格。俐落而機巧百出,讓人非常感動。
《最後一堂課》的後半,延續著「我拍片,是因為有一雙好奇的眼睛」的核心理念,講述安妮華達走向裝置藝術的過程。在她年少的時期,那雙好奇的眼睛帶著她跳出靜態,朝向動態圖片出發;而在她卓然有成時,又帶著她更進一步地邁向實物與影像共舞的領域。
我非常喜歡這個部分。因為我是個在裝置藝術上傾向「無意識」的人。要我說,那是因為裝置藝術品不怎麼對我說話,但我是透過語言認識這個世界的,不和我說話的東西,我無法理解。然而透過安妮華達的講述,讓我開始意識到了裝置藝術所重視的「體感」(或者說,「不說話」這件事的本質)。儘管我想我仍必須透過這樣的轉介詮釋才能更接近一點點,但至少是個開始。
在自家公寓前申請拍攝許可,疊出最愛沙灘的安妮華達,帶著她獨有的慧黠與從容在今年以高齡辭世。她在離世之前仍留下了如此精彩的作品,真是令人深感何其有幸。
安妮華達下課了,然而甫上完她最後一堂課的我們,旅程才正要開始。
On this day..
- 暗夜沉樹/卡蘿˙古□曼(11/30) - 2007
- 出門玩樂//更新持續//回應暫停 - 2007
- 蒲生邸事件/宮部美幸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