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韓戰的印象,過往就是美援與自由日。小時候不曾懷疑為何臺灣有能力與橫掃中國的共產黨抗衡,及長則認為是因為後頭有美國撐腰。直到後來發現,美國政府對於當時的蔣介石政權似也並不認同,之後又聽了「韓戰救臺灣」的說法,於是覺得那確實是「自由中國」有一線生機的重大事件。然而的確是如此嗎?《韓戰救臺灣?》吸引我的,就是這樣一個某種程度上和當今政論節目頗為類同的標題(標點符號運用之偉大,當初制定的委員們不知道對此感想如何),於是我讀了,讀了也認同了。然而此後,卻有了更多的好奇。
本書是作者的博士論文,經小修後出版。其內容,簡而言之,是透過史料的解讀,說明美國內部決策步調(國務院與國防部)的不一致,與其中心思想(民主黨或共和黨)的一致,並據此解讀「韓戰救臺灣」的命題是否可成立。
本書提及的美國總統為杜魯門與艾森豪,前者為民主黨,後者為共和黨,然而兩者在對台軍援上的態度,其決策卻有著超越黨派的一致性。杜魯門政府對蔣介石政府貪污所導致的不信任,以及美國對中共內部民族派政變的期待,使得美國初期有著推翻蔣政權(以孫立人代之)與推翻中共親蘇派,以民族派代之的兩個構想。然而兩者的穩固性皆出美國的意料之外,因而計畫皆未實行。
隨著韓戰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再發生成了美國政府最為擔憂的後果,因而這成了第一場「有限度戰爭」。美軍統帥麥克阿瑟在此所得到的支援與制肘,程度說不定是相當的。儘管如此,由於美方的大意,使得韓戰剛開始時,戰況並不樂觀。而「臺灣地位未定論」某種程度上也是美國刻意為之,其因是由於決策單位本身不確定自己想要的是哪種結果,因而希望能夠保持某種程度的機動性,遂刻意增加模糊態勢。而這個不確定性的根源,是由於美國政府重歐輕亞的政略走向所導致。
由此,作者認為,韓戰並未令美國放手「救臺灣」,而是要救不救,反而在美國政府重歐輕亞的大綱下,臺灣一直是一個可以放棄的地區(有趣的是,此書中披露的美國決策單位,其實很重視「當地自決」的概念)。韓戰是給了臺灣政府一個喘息與自救的機會,而蔣政府也確實的改革了自身(呃,至少是跟在中國時比較吧我想),抓住了這個機會。所謂的「美援」,對於韓戰時期的臺灣政府來說,宣示上的意義其實大於軍援的意義。相對來說,書中提到臺灣是眾多接受美援地區中,對美國友善程度數一數二的國家,此份臺灣(民間)對美國的好感是由何而來?其中政府宣傳的效應有多大?換言之,台灣人有多吃媒體的帳?不曉得有沒有傳播學界的學者研究這一塊的,似乎很有趣。
本書的考據對我來說相當確實,然而讀完之後不免有更多好奇。起因在於,若美國政府,無論杜魯門或艾森豪政府,對臺灣都採取雷同的彈性、理智策略(簡單的來說,就是隨時可丟棄的棄子),保持著和中共建交對話(或者推翻當政)的可能,那麼對當時的蘇聯,難道不會尋著同樣的路數行動嗎?易言之,「冷戰」的發展,是刻意為之,或是意外的發展?而冷戰下的全球互動,或許要比先前所認知的要密切許多?美方所尋求的中蘇破裂,實際上在50年代也是有所「進展」,共產主義內部的分裂,對於當時台美關係是否有影響?更進一步地,越戰與冷戰對於臺灣,或者台美關係的影響又是什麼?與美政府輕亞重歐的全球戰略關聯有多大?現在這樣的走向依然維持著嗎?進一步來說,所謂「島鍊封鎖」的概念是何時形成的?甚至,美國對日本的「好感」由何而來?往大範圍的思考,即「遠東學」在歐美的視域裡是何種模樣?對於當前局勢來說,臺灣又何時會從資產轉到負債?臺灣對此是否有任何準備?此外,對於一些關鍵人物,如麥克阿瑟、杜魯門與艾森豪,我也開始有了興趣。
一本好的著作會帶出讀者的興趣與思考,《韓戰救臺灣?》對我而言即是如此。對於臺灣,我疑惑的太多,知道的太少。
On this day..
- 永劫回歸/森博嗣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