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書隨筆

血之罪/安諾德˙英卓達尚(Arnaldur Indridason)

一。淵源
  這是我第三度閱讀這個文本了。第一次是金馬影展時播映的《冰島犯罪現場》,那時我為片中陰冷沈鬱的色調所迷。探長外帶羊頭,回家吃得唏囌作響。或許由於文化震撼的關係,那一幕一直印在我的腦海裡。探長的女兒在戲裡,也是很亮眼的存在。她吸毒嗑藥,搞得自己的生活一團亂。父女兩個似乎毫不相干,但卻又在奇異的地方牽動著親情。無論是否被記憶美化,我都覺得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好片,我非常喜歡。
  那年金馬看的另外一部冰島片是《非一般兒童電影》。很巧的,這兩部片的主題都圍繞在親情上。英卓達尚另一本已經中譯的小說《墓地的沉默》,其梗概更是與家庭息息相關,探長的女兒艾華玲在這本小說中也有吃重的場景--相較之下,兒子似乎就沒有那麼受重視了(笑)。
  第二次是在簡體書店偶然看到中國翻譯了英卓達尚的原著小說,譯名為《污血之玷》。第三次就是這回了,皇冠引進英卓達尚,很巧的也選擇了「血」作為書名的意象--雖然說,我其實比較喜歡沒那麼露骨的原名Mýrin,或是電影的名字Jar city,但管他呢,能見到這本書的繁體中譯版,對我來說真的是難以想像的一件好事啊!(淚)


二。文本
  《血之罪》的開始很簡單:一個老人死在自己的房內,他殺。負責偵辦的警探是這樣說的:

「這不正是典型的冰島式謀殺嗎?」(後略)
「你說什麼?」厄蘭德說,他還在推敲。
「混亂、無意義,而且完全無意遮掩,沒對線索動手腳或隱藏證據。」
「沒錯,」厄蘭德說。「一點都不懸疑的冰島式謀殺。」

  接著,厄蘭德的女兒找上他,要他去找一個在婚禮上失蹤的新娘。厄蘭德到了她的父母家,在慶祝婚禮的留言樹上找到了一張有著新娘筆跡的留言,寫著「他是禽獸,我做錯了什麼?
  老人的謀殺案同樣的有一張留言。疑似兇手留下的留言,只有三個字。但兩樁案件的相似度僅此而已--表面上來說的話。
  接著,厄蘭德在老人的抽屜裡發現了一張四歲女孩墓碑的照片。他想知道為什麼抽屜裡有這張照片。於是他執著的開始追尋,揭開了霍柏格的過去--如今他是老人,但過去他曾是罪犯。強暴犯。
  那麼久以前的罪行,導致了一個生命的誕生。寇布蘭不幸的遭到強暴,生下了一個女兒,奧朵兒。遭到強暴的寇布蘭鼓起勇氣告訴警察,卻遭到那名警察再次的羞辱。而女兒同樣的不走運:她有著先天的宿疾,沒多久就死去了。
  儘管是透過第三人的敘述,有了些許距離,但這樣的描繪讀起來依舊揪心。或許所有人都該讀一讀,讀她的焦慮、迷惘與所受的傷。而寇布蘭是以怎麼樣的心情愛著女兒?霍柏格其他的受害者說,「我責怪我自己。我的天,我知道這樣想不對,我知道這不是我造成的。已經過了快四十年了,但我還在責怪自己,雖然我知道不該這樣。四十年了。」她不敢向丈夫坦承,不敢去想懷的孩子是強暴犯的或是丈夫的?於是她生了下來。然後疼他。
  那好難。
  但切莫給這樣嚴肅的主題給嚇著了。主題嚴肅歸嚴肅,但小說本身很好看的。或許在此,厄蘭德那帶著點疏離與自省的角色提供了一些緩衝的作用。於是你思考、體會,但並不真的肉痛,不真的讀到血肉淋漓。
三。其他
  《血之罪》這本書,其實圍繞著親情的主題而生,而根源於冰島獨特的封閉性,討論的則是所有社會都存有的強暴犯問題(以下涉及重要劇情,未讀請勿反白而且一下子囊括了兩種類型:陌生人強暴與近親強暴)。這三個要素被巧妙的結合起來,加以英卓達尚極富技巧的書寫,莫怪本書勇奪2002年的玻璃鑰匙獎(我越來越覺得這個獎有某種程度的品質保證)。這三點中,我最喜歡的或許是根據冰島獨有的封閉性而設計出整體架構的這一點。那樣強烈的地域色彩,實在令人難以忘懷。而《血之罪》儘管如同一些冷硬派推理小說一般同時進行著兩個案子,但這兩個案子卻不是在案件本身上有關,而是在精神/主題上取得一致。再加上冷硬派偵/警探必備的破碎家庭配備(喂),形成了巧妙的三重奏,此起彼落的共鳴出一幅親愛與殘暴並存的親子像。這也是我非常喜歡這本書的地方。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英卓達尚這本小說在冰島出版的時間是2000,但小說裡一開場的時間是2001年。也就是這是「發生在未來的謀殺案」。這一點我覺得蠻有趣的。
  期待早日見到英卓達尚其他的作品出版。最好像曼凱爾一樣獨立出一個書系,那樣就太好了。


格內相關:
照片是時間的鏡子:冰島犯罪現場Jar City/Baltasar Kormákur
污血之玷/阿諾德˙英德里達松(Arnaldur Indridason)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