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書隨筆

追風箏的孩子/卡勒□˙胡賽尼

DSCN2525.jpg

  「為你,千千萬萬遍。」為了這本書的心得,我也「千千萬萬遍」了。剛剛打好的一篇,居然在按儲存時被踢出系統,真讓我扼腕不已。


  那句話,早在我看書(事實上是搶到書)以前,就已經耳熟能詳了。除了書腰上鮮明的大字外,還有書版的書友們在心得裡總是不忘提及這句名言。或許因為如此,在它真的出現的時候,我反而愣了一下。
  倒不是說那個場景不適合這句話,毋寧說像是在一個未曾預料的地方碰到老朋友,那樣的感覺。
  就跟許多書友一樣,在看這本書時,我非常感動。酸味從看到「在同一個屋簷下,講出我們的第一個字。我說的是爸爸。哈山說的是哈米爾,我的名字。」時,就在鼻腔中醞釀著。直到後來許多事件一一發生,許多場景一一上演,許多情感紛紛墜落。淚腺也共鳴著,酸味朝上進入眼睛,朝下攻入心。直到現在,翻開哪一頁,都會讓我聯想起其他許許多多頁,聯想起這個故事。想起哈山對阿米爾的忠誠、阿米爾的懦弱與自責、阿米爾父親的多變、阿里對哈山無盡的愛。
  那不只是家庭事件或是個人生命的片段。更鎔鑄了整個阿富汗民族的縮影,是國家大事,也是民族杆格。歧視造成了悲劇,但卻少有人認真的對待這個元兇。壓迫與被壓迫的劇碼,由是不停的上演。於是你來我往,結上加結,怎麼也解不開。
  撼動我的,或許還有關於九一一的書寫。或許我不應對此感到驚訝,畢竟那已經是好幾年以前的事了。但它給我的衝擊,就如同小時候六四給我的衝擊一般。那是對某種價值的摧毀,難以正確命名的崩毀。
  或許,就跟我無法相信六四已逾十週年一樣,我也很難接受九一一成為史事。
  《追》中的人物描寫相當的成功。幾乎像是照著身邊人會有的特質一般的呈現紙上。看到阿米爾的父親,我腦中浮現的是許多熟悉的身影。看到哈山、阿里、阿米爾、莎拉雅、拉辛汗、法里….那些特質浮現,於是親近,於是真實。
  而每個角色,似乎也都呈載了一項議題。哈山是關於自我犧牲、忠誠與價值。阿米爾是關於自我、慾望、反思、背叛、親情。阿米爾的父親是矛盾、開明。阿米爾的岳父將軍是流亡、過往、榮耀。莎拉雅是女權、習俗、束縛….。
  伏筆與象徵也是運用得當的工具。故事周而反覆,伏筆埋的深,然而在出現時卻又是那麼容易召喚出過往的章節。反覆出現的象徵,讓一些觀念、一些情節有了重量。
  說點有趣的。書中所提到的重要象徵之一,波斯的英雄史詩,我在《第二十個妻子》裡也有看到。十七世紀的印度與二十一世紀的阿富汗分享著十世紀的波斯史詩,這樣的文本連結讓人難忘。
  這個故事或許通俗,但它令人感動。畢竟,我們終究是生活在通俗,甚至接近媚俗的世界裡,不是嗎?
[emoji:e-15]延伸閱讀:阿拉不是一定要白日悠光暗礁、軍火大亨。
追風箏的孩子徵文活動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