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人生簡直是在一連串的下滑之中安排著幾個小小的高峰,讓人對接下來可能墮落的深度更加的害怕。看完之後心情不太好,或許是因為對主角三番兩次的放縱倉持感到不滿吧。我不懂,為什麼在知道這麼多事情之後,田島還能坦然自若的繼續和倉持來往?還能抱著「我想知道他可以壞到什麼程度」的心情讓倉持繼續玩弄自己的人生?
「霸凌」指的是在校園中同儕之間的欺侮行為,這個現象時有所聞,但我總覺得,在我小時候的情況沒有現在這麼嚴重。相對的來說,若是傳播媒體對於兒童的心靈是有所影響的話,那麼那時的連續劇、綜藝節目,甚至新聞,都沒有現在的暴力與色情。
每次看到因為失業、離婚而去傷害陌生人的新聞,我都忍不住會覺得這是因為各類媒體,包括書籍、影視、新聞在某種程度上鼓勵了這種行為。它們有些去研究深層的動機,有些只擷取表面的行動部分加以渲染。相同的力量若是可以促成性行為的開放,那麼也應對暴力負上一部分的責任。於是當我看到探討這類問題的報導、文字、故事、影片時,不由得會揣想著,若是我在某某時刻就看到這些,我會走向同樣的路嗎?
價值觀的培養不容易,摧毀卻也不難。幼稚園時家中的耳語、高中時參訪某博物館的經驗對今日的我來說都是難以抹滅的深刻印象,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道標」似的存在。若是沒有這些道標,我很肯定今天我的某些價值觀一定大不相同。
話說回來,同樣的媒介對於不同的人來說,發揮的影響力也不一樣。
我仍然不太能想像田島的價值觀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倒是想起了小學時因為搬家而轉了兩次學、唸了三家小學的關係。要重新融入一個班級,對那時的我來說不算困難。或許是因為第一次轉學時才升小二,對第一個待的班級只留下「老師很像木乃伊」的印象吧。第二次轉學時稍微困難點了,那是升小五的暑假。不過後來的結果倒比較接近不打不相識。
國中時,班上恩怨與我之間的距離就變的遙遠許多。誰和誰不合、誰和誰在一起、誰搶誰的誰,在我來說只是聽聽無妨的玩意。印象比較深的,是國中時候,有兩個同學幾乎被全班討厭的事情。
那是兩個男生。一個很瘦、很□、很諂媚的同時又很機車,另一個比較胖、很白(我幾乎覺得他被討厭的原因裡有一項就是他白的太過分)、更諂媚,而且皮膚帶著水淋淋的奇怪感覺。不過他們還是有自己的四五人小集團,班上人數也不過28個人。
另一個讓我記到現在的,是一個原住民的轉學生。印象裡他的年紀似乎比我們大上一歲,經歷的事情似乎也不少,感覺蠻聰明的,但防衛心很重。後來比較熟了,他跟我借村上的書,讓我感到意外的是,他最喜歡的是「國境之南、太陽之西」。那不太會是國中生喜歡的書。現在想起來,我還蠻喜歡那個班級的。雖然說有號稱太保的人物,但似乎也沒鬧出什麼大事(或者是我不曉得)。這或者也要歸功於謝師。
怪的是,我倒是可以理解倉持對田島抱持著的惡意與善意(這好理解多了,只要找個比較優秀的對照組就ok了)。但弄到這樣的地步,也太過分了吧。書末,寫到來看倉持的受害者說「他給我一個夢」時,會覺得有些啞然,因為這樣的話,畢竟是要能夠重新站起來的人才能說出口的啊!去問問看那些被騙的老人,他們會這樣笑笑的說嗎?
說起來,看這本書會覺得很無力。甚至對倉持懷抱著殺意。看完之後會覺得,這像是「惡意」的另一個版本,另一個相似的故事。
殺人之門,只希望沒有人需要通過這道門。
On this day..
- 浴室的安魂曲:密室的安魂曲/岸田琉璃子 - 2008
- 這些兒子們:非一般兒童電影/拉格納布萊格森(Ragnar Bragason) - 2007
- 沙門空海/夢枕貘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