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書隨筆

紅的組曲/土屋隆夫(未讀勿看)

2018610374563b.jpg

  --「比才歸來吧,舒曼在等待」。
  開頭即是如謎的詞句。一邊想著暗號,另一邊,劇情開始滾動。
(以下未讀勿看)


  這個暗號並不算是很難解開,然而在解開之後讓人感到的是那種溫暖的情意。千草檢察官和讀者會一同掉入回憶之中--印象裡的那些軟軟耳語、那些曾經新鮮的俏皮雙關語(怪的是幾乎每對戀人都會有自己的通關密語)。人的記憶很奇怪,了解這一句話的意思,隨之而來的卻是「體驗感」。藉由自身的回憶,我們得以對背後的情感作出共鳴。
  而這樣的共鳴,在往後章節的展開,卻回響出令人驚愕的音。出口的聖樂恍然從高處跌落,直降到地獄的深處。是啊,那就是紅的組曲--紅的出生,紅的死亡,紅的謊言。
  我不很確定,兇手在發現妻子的不忠時,究竟是哪一部分大大的惹惱了他?是「撫養了並非自己骨血的孩子」、是「妻子到現在還在跟情夫來往」,還是覺得過往的自己被欺騙的像個笨蛋,忍不住心內擁上的那一股憤怒?
  土屋在書裡寫了父親對於是否是自己的孩子無能確定的無力感,「只能相信妻子」在這裡就成了父親們背負的命運,也成了一連串血案的憎恨來源。「母親的孩子」無疑的比「父親的孩子」要更靠近事實,也因此,許多民族的開頭是採用母系社會的模式。「血緣」的羈絆,越過時間,成就了書中序曲的開張。
  這種人倫悲劇的結太深也太遠,只恨罪魁禍首最後安然死在病床上,只恨無辜的少年被這樣無情的殺死。這點大大的降低了兇手的「正當性」,也造就了另一筆血債的開頭。
  裡面的詭計則讓人大加讚嘆。多麼巧妙的想法!不過整體上來說還是有一些弱點,無法保證百分之百成功。例如,要是哪個小刑警拿張美世的照片給牧民雄看,或是因為美世的失蹤導致電視報紙的強力報導--那勢必會拿出正確的照片來吧--這樣一來,牧也就清楚的知道自己尊崇的那名女子並非美世,而是另一個才貌雙全的女子。然而,老實說我不太懂千鶴的悲劇到底所為何來,而那怨恨是高到寧願賠上五條人命(紅的五線譜?)才能平息的?
  封面那懸浮的紅色小血球決定了一切。以血色始,以血色終。怪的是仍然沒有人關心,到底是哪個帶著紅色安全帽的騎士,讓那小小的孩子失去了那麼多血,終於引發這一連串的悲劇?
  我其實很好奇,如果浩一沒死,那麼這首組曲是否仍舊會唱出死亡的歌。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