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裝 392 頁
ISBN: 9571033960
出版社: 尖端
出版日期: Oct 5, 2006
只有「月讀」能夠解讀「月導」。所謂的「月導」,便是人死前一刻最掛念的事物所變化而成的東西。可以是看得見的實體,也可以只是味道或聲音。若說月導是一道密碼,那麼就只有月讀能夠解開這道密碼,還原「最後的訊息」。在這個世界裡,每個人死了都會出現獨特的月導,只有一種狀況不會出現月導:那就是有許多人同時死亡的情況,最好理解的例子就是戰場。
「月導」到底是怎麼形成的,到如今仍然眾說紛紜。而「月導」與「月讀」之間奇特的連結是從何而來?到如今也未有定論。有許多的學者提出了許多的假說,然而都只是「假說」而已。花費了這麼大心力在研究「月導」上的結果,就是到了如今人類連月球都上不去,而電腦更不是普及的商品。那麼,造成這一切的「月導」究竟有些什麼實際功用呢?很遺憾的是,除了親人/月讀偶爾會聽見一些讓人安心/傷心的實話外,就連法庭都不採信。原因其實很可以想見。首先撇開月讀的傳達能力不談(雖然月讀們都得嚴格遵守說「聽見的話」這個原則。),月導本身傳遞的訊息也相當的可疑。這就不得不怪罪到人的腦子了,自殺的時後光只想著貓生小貓了沒,而不在乎被拋棄的家庭與遺留的債務,這種人也不是沒有(恐怕還為數不少);而就算幸運的留下了與兇殺案有關的片段,但也有可能因為訊息微弱,而被忽略掉什麼--「不是XX幹的」與「是XX幹的」,兩者間只差了個不字,結果卻可能天差地遠。嗯,我很能了解為什麼法庭不採信作為證據的理由。
總之是在這樣的世界。和「我們」的世界有點不同又有點類似的世界。那裡一樣有芭芭拉史翠珊、一樣有艾爾頓強,一樣是歌手,只是名曲的名字換了。
那說,「月導」有什麼意義嗎?
這就觸及到《月讀》這本書隱藏在奇幻設定與謀殺糾葛下所意欲表述的主題了。意義。
開頭,少年克己與朋友也寸志的對話就觸及了這點。
「啥都沒搞清楚就去,不也沒意義嗎?」
「我會在那裡找到意義的。」
「找得到嗎?」
「找得到的啦。那裡可有一千萬人住著,有這麼多人,絕對會有意義出現。」
「會這麼簡單就出現嗎?」
「我想是吧。應該說我是去尋找意義的,又不會永遠都停在二十世紀。」
「你在說什麼啊?」
「沒有,意義。」
而少年克己與少女烱子的初次對話亦復如此。
「….幹麼老是問我無法回答的問題啊?」
「想知道的事情,以及事情的意義。」
「……」
「絹來不想知道意義嗎?」
「沒有,意義。」
「啊?」
「沒有,意義……這就是所謂的真理。這世上所有的事情都沒有意義。」
(中略)
「我啊,」她在背後開了口。「想要知道意義。如果沒有的話,我就自己創造。」
「隨便妳……」
身為「月讀」的朔夜一心,在講述自己的過去時,也這樣提及「意義」。
「弓張先生學識很豐富,是個值得尊敬的人。月導所告訴我們的事情跟擁有月讀才能的人是相同的,但是要把它轉換成語言,告訴遺屬,就必須要靠個人的知識還有表現力,而且最重要的是自己的一顆心。關於這一點弓張先生是很溫柔的一個人,跟他一起解讀月導,真的讓我學到很多東西。可是這樣一個傑出的人,最後留下的話只是『門的紙破了』。直接面對這是時的我,感覺到非常空虛。
我一直覺得月導所告訴我的事情,就是那個人覺得最重要的事情。即使只是一件微小的事,也是當事者最為在意的,所以我才會努力地去解讀他的想法。可是,這件事多多少少給了我一些衝擊。他是我熟識的故人,另一方面他的月導告訴我的事情卻有極大的落差。如果說死的時候只能留下這種程度的訊息,那麼人的一生不是就很沒有意義嗎?
不光是身為月讀,身為一個人我陷入了危機狀態。剛好家裡也發生一些問題--雖然和自己已經沒有關係了--但是我卻覺得喪失了任何事情的意義,將自己囚禁在深深的虛無中。
我拼了命的想要尋找從這樣的虛無中脫離的方法。(下略)。」
諸如此類的對話時不時在故事中流進流出,像是一條伏流,總在快要遺忘時又聽到潺潺的水聲。故事中,許多角色都在追求(甚至不知道是否存在的)意義,然而意義是什麼?找到了「意義」又有什麼「意義」?
在這裡我聯想到了個人的經驗。最後追尋仍是不了了之,但卻也不是全然的無所獲。或許就和最終朔夜所說的一樣,「意義」是顯現在追尋意義的旅途之中吧。
然而這些都是過去的思緒罷了。最終能引起我共鳴的還是前陣子才想到,還沒過期的想法。和書中提到的頗為類似的觀念。「因為一切都沒有意義所以去死,難道不是相信你的死能表達某種意義嗎」之類的話(昨天一直翻書想找那段,卻又找不到,所以算了,姑記其意。)雖然很像詭辨,不過對我來說也帶著某種程度的真實。真正覺得沒有意義的時候,是不會喊死喊的半天響的。只會不停的漂浮著,並且覺得百無聊□。
On this day..
- 血之罪/安諾德˙英卓達尚(Arnaldur Indridason) - 2009
- 衝上藍天、墜入天堂/森博嗣 - 2007
- 去問人頭吧/法月綸太郎 - 2006
- 美學vol.1 形上學篇 -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