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 第1版
ISBN: 9866954307
出版社: 獨步文化
出版日期: Oct 1, 2006
《登山者》是以日航空難,墜機至日本群馬縣,五百多人死亡的事件為主軸,而以地方報的資深記者悠木所見,帶出事件、新聞、記者、政治與報社之間複雜的關係。
故事的開頭,就是悠木要去登山的場景。望著險峻的山壁,悠木想起很久以前和老同事安西約好要來爬這座「墓碑之山」,最後兩人卻都因故而沒有赴約的往事。隨著悠木的回憶,「日航災難事件」也就逐漸的浮出檯面。
這場重大的空難是確有其事。日本航空的七四七飛機JA8119在1985年8月12日於群馬縣多野郡上野村的高天原山墜落。高天原山在御巢鷹山的南方。這場是史上最大的單架飛機失事事故。這場事故對日本社會的影響之大,到如今,如果單說「日航機墜落事故」,一般都是指這場事故。
而據說,橫山秀夫也的確曾在那個時候前去採訪此項事故。因而,《登山者》在某種程度上,或許也可當成自傳小說來讀吧。因而,書中許多的記者,感覺起來都像是不同時代的橫山分身。而書中多所傾軋的派系鬥爭、政界的介入等等,又是另一種黑暗的呈現。
無法想像屍橫遍野的場景,也不太願意去想像。看災難片的時候總覺得那麼斗大的恐怖迎面襲來。雖然明知是假的,卻又總忍不住替那些死掉的配角抱不平。那麼當一個人到那樣地獄般的景象去採訪時,他想到的又是什麼?他還能想什麼?
順便抱怨一下《地心毀滅》這部片子。這是什麼爛片啊?每個劇情都完全可以預料的到,連誰會在哪個時候因為什麼方式而死都能先猜到,濫情又不感人。光是想到我看過這部片,都讓我覺得好哀傷。
而書末,一個人的悲劇與五百人的悲劇之間的輕重爭執不是無法讓人體會,只是總覺得何苦。
理論上來說,那悲劇的重量當然是一樣的。只是人總免不了受到數量的震撼。而如果同意了數大就是美,為什麼無法認同許許多多的悲劇疊合起來會更讓人感受到衝擊?
幸好不像那個火車的例子,沒牽涉到對錯。一牽涉到對錯,那就真的是個無言以對了。
「希望」雖然是個虛幻而某些時候甚至很不負責任的字眼,然而我還是希望悲劇不要發生,也希望台灣媒體中,和悠木一樣堅持報導正確、不傷害家屬原則的記者依舊存在,而不要只剩下一些老是跑去奇怪場合逼問非政治人士表達政治立場的、只會坐在電腦前用「網友說」外加大絕複製貼上寫稿的「專業」記者。(噢這在媒體不只是地方報社而是某種大企業的環境下這想必更加的困難了吧。)
On this day..
- [mero] 水滴新學單字vol.4 - 2005
- Goth斷掌事件 - 2005
- 失蹤的消防車/麥˙荷瓦兒&派˙法勒 - 2005